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
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
帝曰:经之常色何如?
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
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
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寒多则凝泣,凝泣则青黑;热多则淖泽,淖泽则黄赤。此皆常色,谓之无病(读注:清•张志聪认为:此八字当在“随四时而行也”之下,误脱在此)。五色具见者,谓之寒热。
帝曰:善。
白话文翻译:
黄帝问道:“络脉显现时,它们的颜色各不相同,有青、黄、赤、白、黑等不同颜色,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回答说:“经脉有固定的颜色,而络脉的颜色则变化无常。”
黄帝问:“经脉的固定颜色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心的颜色是赤色,肺的颜色是白色,肝的颜色是青色,脾的颜色是黄色,肾的颜色是黑色。这些颜色都与它们所属的经脉颜色相对应。”
黄帝又问:“络脉的阴阳属性,是否也与经脉相对应呢?”
岐伯回答:“阴络的颜色与经脉相对应,而阳络的颜色则变化无常,随四时的变化而变化。寒冷时,血液凝滞,络脉呈现青黑色;炎热时,血液流动顺畅,络脉呈现黄赤色。这些都是正常的颜色,表示没有疾病。如果五种颜色同时显现,则表示体内有寒热之病。”
黄帝说:“很好。”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经脉和络脉的颜色变化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经脉与络脉的颜色:经脉有固定的颜色,分别对应五脏(心、肺、肝、脾、肾)的颜色。络脉的颜色则变化无常,特别是阳络的颜色会随季节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阴络与阳络的区别:阴络的颜色与经脉相对应,相对稳定;阳络的颜色则随四时变化,寒冷时呈现青黑色,炎热时呈现黄赤色。
健康与疾病的判断:络脉颜色的变化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正常的颜色变化是健康的标志,而五种颜色同时显现则可能表示体内有寒热之病。
四时对络脉颜色的影响:寒冷时,血液流动缓慢,络脉颜色偏青黑;炎热时,血液流动加快,络脉颜色偏黄赤。这些变化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这段内容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的思想,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通过观察络脉颜色的变化来诊断疾病,体现了中医诊断学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