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余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爇、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岐伯曰:诸方者,众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尽行也。
黄帝曰:此乃所谓:“守一勿失,万物毕者也”。今余已闻阴阳之要,虚实之理,倾移之过,可治之属,愿闻病之变化,淫传绝败而不可治者,可得闻乎?
岐伯曰:要乎哉问也。道,昭乎其如日(别本作旦,下同)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与俱成;毕将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于竹帛,不可传于子孙。
黄帝曰:何谓日醒?
岐伯曰:明于阴阳,如惑之解,如醉之醒。
黄帝曰:何谓夜瞑?
岐伯曰:瘖乎其无声,漠乎其无形,折毛发理,正气横倾,淫邪泮衍,血脉传溜(别本作留),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黄帝曰:大气入脏,奈何?
岐伯曰: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病先发于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病先发于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三日而之肾,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蚤(别本作早)食。
病先发于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病先发于胃,五日而之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
病先发于肾,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肠,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病先发于膀胱,五日而之肾,一日而之小肠,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鸡鸣,夏下晡。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白话文翻译:
黄帝说:我从夫子那里学习了九针的医术,并且私下研究了各种治疗方法,比如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爇、饮药等。这些方法是可以单独使用,还是需要全部结合起来使用呢?
岐伯回答:这些方法是为不同的人准备的,不是一个人需要全部使用的。
黄帝说:这就是所谓的“守住一种方法不丢失,万物都能掌握”。现在我已经了解了阴阳的要领,虚实的道理,病情的变化,以及可以治疗的范围。我想知道疾病的变化,以及病邪传播、断绝、衰败而导致无法治愈的情况,可以详细讲解吗?
岐伯说:你问得很重要啊。道理就像白天醒着一样清晰,又像夜晚睡着一样模糊。如果能领悟并实践这些道理,精神就会与之共同成长;如果能完全掌握这些道理,精神自然会得到提升。关于生命和精神的道理,可以写在竹帛上,但无法直接传给子孙。
黄帝问:什么是“日醒”?
岐伯回答:明白阴阳的道理,就像解开了迷惑,像从醉酒中清醒过来。
黄帝问:什么是“夜瞑”?
岐伯回答:就像哑巴一样无声,像无形一样模糊。毛发折断,正气散乱,邪气泛滥,血脉流通不畅,邪气侵入内脏,导致腹痛和下泻,可以导致死亡,无法挽救生命。
黄帝问:邪气侵入内脏会怎样?
岐伯回答:如果病首先发生在心,一天后会传到肺,三天后传到肝,五天后传到脾,如果三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半夜死亡,夏天会在中午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肺,三天后会传到肝,一天后传到脾,五天后传到胃,十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日落时死亡,夏天会在日出时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肝,三天后会传到脾,五天后传到胃,三天后传到肾,三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日落时死亡,夏天会在早晨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脾,一天后会传到胃,两天后传到肾,三天后传到背部和膀胱,十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人定(晚上九点到十一点)时死亡,夏天会在晚饭时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胃,五天后传到肾,三天后传到背部和膀胱,五天后传到心,两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半夜死亡,夏天会在下午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肾,三天后传到背部和膀胱,三天后传到心,三天后传到小肠,三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早晨死亡,夏天会在傍晚死亡。
如果病首先发生在膀胱,五天后传到肾,一天后传到小肠,一天后传到心,两天后病情没有好转,就会死亡。冬天会在鸡鸣时死亡,夏天会在下午死亡。
所有疾病如果按照这样的顺序传播,都有特定的死亡时间,这时无法用针刺治疗;如果疾病跳过一脏或两、三、四脏传播,还可以用针刺治疗。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讨论了疾病的传播路径及其对预后的影响。黄帝向岐伯请教了关于疾病传播和治疗方法的问题,岐伯详细解释了疾病在不同脏腑之间传播的顺序,以及不同传播路径对患者生死的影响。
疾病的传播路径:岐伯指出,疾病在不同脏腑之间的传播有一定的顺序,比如从心到肺、肝、脾等。如果疾病按照这种顺序传播,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好转,患者可能会死亡。
死亡时间:岐伯还根据季节和时辰,指出了疾病传播后可能导致死亡的具体时间。例如,冬天在半夜死亡,夏天在中午死亡等。
治疗方法:岐伯强调,如果疾病按照特定顺序传播,无法用针刺治疗;但如果疾病跳过某些脏腑传播,还可以用针刺治疗。
阴阳与疾病:岐伯还解释了阴阳的道理,认为明白阴阳的变化就像从迷惑中清醒过来,而不明白则像在夜晚沉睡一样模糊。
这段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医对疾病传播和治疗的深刻理解,强调了阴阳平衡和脏腑之间的关系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