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曰平人。平人者,不病也。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曰少气。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人一呼吸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藏筋膜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荣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陉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背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喘,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紧曰胀。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㑊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谓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姙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涩坚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乌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讨论了健康人的生理特征和脉象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脉象来判断疾病和预后。以下是该篇内容的翻译和解释:
翻译:
黄帝问道: 健康人的脉象是怎样的?
岐伯回答: 健康人一次呼气时脉搏跳动两次,一次吸气时脉搏也跳动两次,呼吸之间脉搏跳动五次,再加上一次深呼吸(太息),总共六次,这就是健康人的脉象。健康人是指没有疾病的人。医生应以健康人的脉象为标准,来调治病人的脉象。因为医生本身是健康的,所以能够以平静的心态来调治病人的脉象。
如果一次呼气时脉搏跳动一次,一次吸气时脉搏也跳动一次,说明病人气虚。如果一次呼气时脉搏跳动三次,一次吸气时脉搏也跳动三次,并且脉搏躁动,尺部皮肤发热,说明病人患有温病;如果尺部皮肤不热,脉搏滑利,说明病人患有风病;如果脉搏涩滞,说明病人患有痹病。如果一次呼吸时脉搏跳动四次以上,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搏完全停止,说明病人将死亡;如果脉搏忽快忽慢,也说明病情危重。
健康人的正常气机来源于胃,胃是健康人正常气机的根本。如果人没有胃气,说明气机逆乱,逆乱则会导致死亡。
春天,脉象微带弦象,说明胃气正常,这是健康的脉象;如果弦象过重,胃气不足,说明肝脏有病;如果只有弦象而没有胃气,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象中有胃气但带有毛象(浮脉),说明秋天会发病;如果毛象过重,说明现在就会发病。肝脏的真气散布于全身,肝脏主藏筋膜之气。
夏天,脉象微带钩象(洪脉),说明胃气正常,这是健康的脉象;如果钩象过重,胃气不足,说明心脏有病;如果只有钩象而没有胃气,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象中有胃气但带有石象(沉脉),说明冬天会发病;如果石象过重,说明现在就会发病。心脏的真气通达全身,心脏主藏血脉之气。
长夏(夏末秋初),脉象微带软弱象,说明胃气正常,这是健康的脉象;如果软弱象过重,胃气不足,说明脾脏有病;如果只有代象(间歇脉)而没有胃气,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象软弱但带有石象,说明冬天会发病;如果软弱象过重,说明现在就会发病。脾脏的真气濡养全身,脾脏主藏肌肉之气。
秋天,脉象微带毛象(浮脉),说明胃气正常,这是健康的脉象;如果毛象过重,胃气不足,说明肺脏有病;如果只有毛象而没有胃气,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象中有毛象但带有弦象,说明春天会发病;如果弦象过重,说明现在就会发病。肺脏的真气高于全身,主行荣卫阴阳之气。
冬天,脉象微带石象(沉脉),说明胃气正常,这是健康的脉象;如果石象过重,胃气不足,说明肾脏有病;如果只有石象而没有胃气,说明病情危重;如果脉象中有石象但带有钩象,说明夏天会发病;如果钩象过重,说明现在就会发病。肾脏的真气下藏于骨髓,肾脏主藏骨髓之气。
胃的大络脉叫做虚里,贯穿膈肌,络于肺脏,出于左乳下方,其跳动应于衣外,是脉宗气的表现。如果虚里脉跳动急促而时有中断,说明病在胸中;如果脉象结滞而横硬,说明体内有积块;如果虚里脉完全停止跳动,说明病情危重。如果左乳下方跳动应于衣外,说明宗气外泄。
想要知道寸口脉的太过与不及,如果寸口脉短,说明头痛;如果寸口脉长,说明足胫痛;如果寸口脉急促而上击,说明肩背痛;如果寸口脉沉而坚实,说明病在内部;如果寸口脉浮而盛,说明病在外部;如果寸口脉沉而弱,说明有寒热、疝瘕或小腹痛;如果寸口脉沉而横硬,说明胁下有积块,腹中有横积痛;如果寸口脉沉而急促,说明有寒热。
脉象盛滑而坚实,说明病在外部;脉象小实而坚实,说明病在内部;脉象小弱而涩滞,说明是久病;脉象滑浮而急促,说明是新病;脉象急促,说明有疝瘕或小腹痛;脉象滑利,说明有风病;脉象涩滞,说明有痹病;脉象缓而滑利,说明有热中;脉象盛而紧,说明有胀满。
脉象顺应阴阳,病情容易治愈;脉象逆反阴阳,病情难以治愈。脉象顺应四时,说明病情无大碍;脉象逆反四时,或脏腑之间不相协调,说明病情难以治愈。
手臂上青筋暴露,说明失血过多;尺部脉缓而涩滞,说明身体倦怠、嗜睡;脉象盛,说明失血过多;尺部脉涩滞而滑利,说明多汗;尺部脉寒而细,说明腹泻;尺部脉粗而常热,说明有热中。
肝病在庚辛日(金日)会加重,心病在壬癸日(水日)会加重,脾病在甲乙日(木日)会加重,肺病在丙丁日(火日)会加重,肾病在戊己日(土日)会加重。这是因为真脏脉出现,说明病情危重。
颈部脉动急促、喘息、咳嗽,说明有水病;眼睑微肿如卧蚕,说明有水病;小便黄赤、嗜睡,说明有黄疸;刚吃完饭就感到饥饿,说明有胃疸;面部浮肿,说明有风病;足胫浮肿,说明有水病;眼睛发黄,说明有黄疸;妇人手少阴脉跳动明显,说明怀孕。
脉象逆反四时,没有脏形,春夏脉象瘦弱,秋冬脉象浮大,说明逆反四时。风热病脉象却平静,腹泻、失血脉象却实,病在内部脉象却虚,病在外部脉象却涩滞坚实,这些都难以治愈,说明逆反四时。
人以水谷为根本,如果人断绝水谷,就会死亡;脉象没有胃气,也会死亡。所谓没有胃气,是指脉象只有真脏脉而没有胃气。所谓脉象没有胃气,是指肝脉不弦,肾脉不沉。
太阳脉至,洪大而长;少阳脉至,忽快忽慢,忽短忽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健康人的心脉来如连珠,如触摸美玉,说明心脉正常。夏天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时,急促而连续,中间微曲,说明心脏有病。死心脉来时,前曲后直,如握带钩,说明心脏将死。
健康人的肺脉来如落榆荚,轻浮而柔和,说明肺脉正常。秋天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时,不上不下,如触摸鸡羽,说明肺脏有病。死肺脉来时,如物漂浮,如风吹毛,说明肺脏将死。
健康人的肝脉来如揭长竿末梢,柔软而有力,说明肝脉正常。春天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时,盈实而滑,如触摸长竿,说明肝脏有病。死肝脉来时,急促而强劲,如新张弓弦,说明肝脏将死。
健康人的脾脉来如鸡踏地,和柔而有力,说明脾脉正常。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时,实而盈数,如鸡举足,说明脾脏有病。死脾脉来时,锐坚如鸟喙,如鸟距,如屋漏,如水流,说明脾脏将死。
健康人的肾脉来如钩,按之坚实,说明肾脉正常。冬天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时,如引葛藤,按之更坚,说明肾脏有病。死肾脉来时,如夺索,如弹石,说明肾脏将死。
解释:
健康人的脉象特征:健康人的脉象平稳,呼吸与脉搏协调,胃气充足。脉象的变化可以反映脏腑的功能状态和疾病的轻重。
胃气的重要性:胃气是人体健康的根本,脉象中胃气的有无直接影响疾病的预后。没有胃气的脉象(真脏脉)通常预示病情危重。
四时脉象:脉象随四时变化,春夏脉象应偏浮,秋冬脉象应偏沉。脉象逆反四时,说明病情复杂,难以治愈。
五脏脉象:五脏(心、肝、脾、肺、肾)的脉象各有特征,健康时脉象柔和有力,病变时脉象异常,病情危重时脉象极端。
脉象与疾病的关系:通过脉象的滑涩、浮沉、缓急等特征,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预后。
真脏脉:真脏脉是指五脏病变严重时出现的极端脉象,通常预示病情危重或死亡。
脉象与四时、阴阳的关系:脉象顺应四时和阴阳,病情容易治愈;逆反则病情复杂,难以治愈。
这篇内容强调了脉象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体现了中医“四诊合参”的诊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