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注释:《道德经》第四章的原文如下: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这段文字的大意和解释如下:
“道”是空虚的,但它发挥作用时却不会枯竭。它深邃无比,仿佛是万物的根源。它收敛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混同于尘世。它深不可测,仿佛存在又仿佛不存在。我不知道它是从哪里来的,它似乎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解释:
-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里的“冲”指的是空虚、无形无象。“用之或不盈”意味着道虽然无形,但它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不会枯竭。
- 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深邃无比,像是万物的根源和起源。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的作用是收敛锋芒(不显露),化解纷争(使事物和谐),调和光芒(使事物平衡),混同于尘世(与万物共存)。
- 湛兮,似或存:道深不可测,既存在又似乎不存在,难以捉摸。
-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表示他不知道道是从哪里来的,它似乎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甚至在天帝之前。
这一章主要是在描述“道”的特性和作用,强调道虽然无形无象,但它是万物的根源,作用无穷无尽,且超越一切有形的事物。道的特点是无为、无形、深邃,它在万物之中发挥作用,但又不会显露自己。老子通过这种描述,表达了对道的深刻理解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