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注释:#### 白话文翻译:

大道广泛无边,它无所不在,可以左右一切。万物依赖它而生存,但它从不推辞;它成就了万物,却从不占有。它滋养万物,却不自居为主。它常常没有欲望,可以称之为“小”;万物都归附于它,但它却不自居为主,可以称之为“大”。正是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

解释: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第三十四章,主要阐述了大道的特性和作用。以下是逐句解释:

  1.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 大道广泛无边,无所不在,可以左右一切。这里的“左右”意味着大道对万物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支配力。
  2.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 万物依赖大道而生存,但大道从不推辞;它成就了万物,却从不占有。这说明大道无私无欲,默默无闻地支持着万物的生长和存在。
  3.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

    • 大道滋养万物,却不自居为主。这意味着大道虽然对万物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试图控制或主宰万物。
  4. 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 大道常常没有欲望,可以称之为“小”;万物都归附于它,但它却不自居为主,可以称之为“大”。这里“小”和“大”是对大道特性的两种描述,既体现了它的谦逊无私,又体现了它的伟大和包容。
  5.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 正是因为它始终不自以为大,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这表明大道的伟大在于它的谦逊和无私,正是因为不争、不占有,反而成就了它的伟大。

总结:

这段文字强调了大道无私、无欲、不争的特性,以及它默默无闻地滋养和成就万物的伟大。通过对比“小”和“大”,老子表达了大道的谦逊和包容,以及这种谦逊和包容最终成就了它的伟大。这启示我们,真正的伟大不在于自我标榜和占有,而在于无私地奉献和支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