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注释:《道德经》第九章的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手里拿的东西太满,不如适时停止;揣着尖锐的东西,不能长久保持。金玉堆满屋子,没人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傲,只会自取灾祸。功成名就后,应该适时退隐,这是自然的法则。”
解释: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适可而止”和“功成身退”的道理。老子通过几个比喻,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和名利,因为过度的追求往往会带来反效果。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意思是说,手里拿的东西太满,不如适时停止。这里的“盈”指的是满、过度。老子提醒人们,做事不要过分追求完美或贪得无厌,适可而止才是明智之举。“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意思是说,揣着尖锐的东西,不能长久保持。这里的“锐”指的是锋利、突出。老子用这个比喻来说明,过于锋芒毕露或过于追求极致,反而难以长久维持。“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意思是说,金玉堆满屋子,没人能守得住。老子指出,物质财富虽然诱人,但过度积累和贪恋财富,反而会带来不安和失去。“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意思是说,富贵而骄傲,只会自取灾祸。老子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富贵而变得骄傲自满,否则会招致灾祸。“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说,功成名就后,应该适时退隐,这是自然的法则。老子认为,成功之后应该懂得适时退隐,避免因过度追求而带来的风险和灾祸。
总结:
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适可而止”和“功成身退”。老子通过多个比喻,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名利和成功,而应该懂得适时停止和退隐,遵循自然的法则。这种思想体现了老子的“无为而治”和“知足常乐”的哲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