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 白话文翻译: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轻易说话,总是说话的人未必有智慧。关闭感官的入口,堵塞欲望的门户;磨去锋芒,化解纷争;调和光芒,混同尘世,这就是深奥的“玄同”。因此,既不能因为得到而亲近,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疏远;既不能因为得到而受益,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受害;既不能因为得到而显贵,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低贱;正因为如此,才能成为天下最珍贵的存在。

解释: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德经第五十六章,主要阐述了道家思想中的“玄同”概念,即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不轻易发表意见,而那些总是滔滔不绝的人未必有真正的智慧。这里强调了内敛和谦逊的重要性。

  2. 塞其兑,闭其门:关闭感官的入口,堵塞欲望的门户。这是指通过控制感官和欲望,减少外界的干扰,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

  3. 挫其锐,解其纷:磨去锋芒,化解纷争。这是说通过消除个人的锐气和纷争,达到内心的和谐。

  4. 和其光,同其尘:调和光芒,混同尘世。这是指通过调和个人的光芒,与尘世融为一体,不显山露水。

  5. 是谓玄同:这就是深奥的“玄同”。玄同是指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6.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因此,既不能因为得到而亲近,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疏远;既不能因为得到而受益,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受害;既不能因为得到而显贵,也不能因为得不到而低贱。这里强调了超越得失、利害、贵贱的境界。

  7. 故为天下贵:正因为如此,才能成为天下最珍贵的存在。这是指通过修炼达到玄同境界的人,能够超越世俗的价值观,成为真正的珍贵存在。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强调了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超越世俗的得失、利害、贵贱,成为真正的珍贵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