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强。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道德经》第三十章的白话文翻译和解释如下:

翻译:
用“道”来辅佐君主的人,不会依靠武力来强取天下。因为用兵这种事很容易招来报复。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大战之后,必定会有灾荒之年。善于用兵的人,只求达到目的就罢手,不敢以武力逞强。达到目的后不骄傲,达到目的后不夸耀,达到目的后不自满。达到目的是出于不得已,而不是为了逞强。事物过于强盛就会走向衰老,这叫做不符合“道”,不符合“道”就会早早衰亡。

解释:
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老子对战争和武力的看法。老子认为,用“道”来辅佐君主的人,不会依赖武力来征服天下,因为战争和武力往往会带来负面的后果,比如破坏环境、引发灾荒等。老子提倡的是“无为而治”,即通过和平、自然的方式来达到治理国家的目的,而不是通过暴力和强权。

老子还强调,即使达到了目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因为过度的强盛和自满会导致衰败。这是老子对“物极必反”这一哲学思想的体现。他认为,事物发展到极盛时,就会开始走向衰败,这是不符合“道”的。因此,老子主张人们应该保持谦逊和节制,避免过度追求强盛,以免招致衰亡。

总的来说,这一章表达了老子对和平、谦逊和节制的推崇,以及对战争和强权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