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释:《道德经》第五十五章的原文翻译为白话文如下:
“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毒虫不会蜇他,猛兽不会抓他,凶猛的鸟也不会攻击他。他虽然骨骼柔弱,筋骨柔软,但握力却很牢固;虽然还不知道男女之事,但生殖器却能勃起,这是精气极其充沛的表现。他整天哭喊,但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因为他内心的和谐达到了极致。懂得和谐之道的人,就能明白事物的常理;明白常理的人,就能明智地看待事物。过分追求养生反而会带来灾祸,用意志去控制气力反而会导致刚强。事物过于强盛就会走向衰老,这不符合‘道’的原则,不符合‘道’就会早亡。”
这段古文主要表达了以下几个核心思想:
赤子之德:德行深厚的人就像初生的婴儿,纯真无邪,不受外界伤害。这是因为他们内心和谐,精气充沛,自然能够避免外界的侵害。
和谐与常理:懂得和谐之道的人能够明白事物的常理,从而明智地看待和处理问题。和谐是自然之道,符合和谐的人能够顺应自然,避免灾祸。
过犹不及:过分追求养生或过度使用意志力,反而会带来灾祸和刚强。事物过于强盛就会走向衰老,这是不符合“道”的原则的。因此,应该遵循自然,保持适度,避免过度。
不道早亡:不符合“道”的行为和状态会导致早亡。因此,人们应该遵循“道”的原则,保持内心的和谐与平衡,避免走向极端。
总的来说,这一章强调了德行深厚、内心和谐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顺应自然,保持适度,避免过度和极端,这样才能长久地生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