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豳风
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鸱鸮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果臝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蟏蛸在户。町畽鹿场,熠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鹳鸣于垤,妇叹于室。洒扫穹窒,我征聿至。有敦瓜苦,烝在栗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
破斧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伐柯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狼跋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注释:《诗经·国风·豳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反映了古代豳地(今陕西一带)的民风民俗和劳动生活。以下是《豳风》中几首诗的通俗翻译和解释:
1. 《七月》
原文: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翻译:
七月火星西沉,九月开始分发冬衣。十一月寒风刺骨,十二月寒气逼人。没有衣服,怎么度过寒冬?正月修理农具,二月下地耕种。带着妻子和孩子,到田里送饭。田官看到我们辛勤劳作,心里很高兴。
解释: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农民一年四季的劳作生活,从春耕到冬藏,展现了农民的艰辛和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2. 《鸱鸮》
原文:
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恩斯勤斯,鬻子之闵斯。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予所蓄租,予口卒瘏,曰予未有室家。
予羽谯谯,予尾翛翛,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
翻译:
猫头鹰啊猫头鹰,你已经抓走了我的孩子,不要再毁坏我的巢穴。我辛辛苦苦养育孩子,你却让我如此痛苦。
趁着天还没下雨,我赶紧用桑树的泥土修补我的巢穴。现在你们这些人类,还敢来欺负我吗?
我的手已经疲惫不堪,我采集茅草来修补巢穴。我积蓄的茅草,已经用尽了,我的嘴巴也因为劳累而疼痛。我还没有一个安稳的家。
我的羽毛已经稀疏,我的尾巴也已经凋零,我的巢穴摇摇欲坠。风雨中,我只能发出哀鸣。
解释:
这首诗以一只鸟的口吻,表达了对自己巢穴被毁的悲痛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象征着弱小者在强权面前的无奈和挣扎。
3. 《东山》
原文: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
翻译:
我去了东山,久久没有回来。我从东方回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我在东方说要回来,但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悲伤。我做好了衣裳,不再行军打仗。那些蚕宝宝,在桑田里蠕动。我独自在车下过夜,孤独而凄凉。
解释:
这首诗描绘了士兵远征归来的心情,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战争的厌倦,表达了士兵内心的复杂情感。
4. 《破斧》
原文:
既破我斧,又缺我斨。周公东征,四国是皇。哀我人斯,亦孔之将。
既破我斧,又缺我锜。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嘉。
既破我斧,又缺我銶。周公东征,四国是遒。哀我人斯,亦孔之休。
翻译:
我的斧头已经破损,我的斨也已经残缺。周公东征,四方国家都臣服于他。可怜我们这些人,也只能跟随他。
我的斧头已经破损,我的锜也已经残缺。周公东征,四方国家都归顺于他。可怜我们这些人,也只能跟随他。
我的斧头已经破损,我的銶也已经残缺。周公东征,四方国家都归顺于他。可怜我们这些人,也只能跟随他。
解释:
这首诗反映了周公东征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士兵在战争中的无奈和对战争的厌倦。
5. 《伐柯》
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翻译:
砍伐树木需要斧头,娶妻需要媒人。
砍伐树木砍伐树木,道理并不远。我遇到的那个人,礼仪周全。
解释:
这首诗通过比喻,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合适的工具和方法,强调了礼仪和规矩的重要性。
6. 《九罭》
原文: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
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
鸿飞遵陆,公归不复,于女信宿。
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翻译:
九罭网中的鱼,是鳟鱼和鲂鱼。我遇到的那个人,穿着华丽的衣裳。
大雁沿着水边飞,你回来没有地方住,就在我这里住下吧。
大雁沿着陆地飞,你回来不再离开,就在我这里住下吧。
所以我有了华丽的衣裳,但不要让我为你回来,不要让我心里悲伤。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和挽留,希望他能留下来,不要离开。
7. 《狼跋》
原文: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翻译:
狼踩着它的胡须,又绊住了它的尾巴。公孙身材高大,穿着红色的鞋子。
狼绊住了它的尾巴,又踩着它的胡须。公孙身材高大,他的品德没有瑕疵吗?
解释:
这首诗通过狼的形象,讽刺了某些人的外表和内在的不一致,暗示了表面光鲜的人可能并不具备高尚的品德。
这些诗篇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感,具有很高的文学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