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候人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鸤鸠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下泉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注释:《诗经·国风·曹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属于曹国的民歌。以下是这几首诗的通俗翻译和解释:
1. 蜉蝣
原文: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翻译:
蜉蝣的翅膀,像美丽的衣裳。心中充满忧愁,我将归于何处?
蜉蝣的翅膀,像华丽的衣服。心中充满忧愁,我将归于何处?
蜉蝣破土而出,麻衣洁白如雪。心中充满忧愁,我将归于何处?
解释:
这首诗通过蜉蝣的短暂生命,表达了人生短暂、命运无常的感慨。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诗人借此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对生命归宿的忧虑。
2. 候人
原文: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翻译:
那个候人,手持戈与祋。他的儿子,穿着三百件赤芾。
鹈鹕在鱼梁上,却不沾湿翅膀。他的儿子,不配穿那衣服。
鹈鹕在鱼梁上,却不沾湿嘴巴。他的儿子,不能成就婚姻。
草木茂盛,南山朝霞。美丽少女,却在挨饿。
解释:
这首诗通过对比候人与其儿子的不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候人辛勤工作,但他的儿子却过着奢华的生活,甚至不能成就婚姻,而美丽的少女却在挨饿,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矛盾。
3. 鸤鸠
原文: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
鸤鸠在桑,其子在梅。淑人君子,其带伊丝。其带伊丝,其弁伊骐。
鸤鸠在桑,其子在棘。淑人君子,其仪不忒。其仪不忒,正是四国。
鸤鸠在桑,其子在榛。淑人君子,正是国人,正是国人。胡不万年?
翻译:
鸤鸠在桑树上,它有七只幼鸟。贤淑的君子,他的仪态始终如一。仪态始终如一,心如磐石。
鸤鸠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在梅树上。贤淑的君子,他的腰带是丝织的。腰带是丝织的,他的帽子是黑色的。
鸤鸠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在棘树上。贤淑的君子,他的仪态没有差错。仪态没有差错,正是四方的榜样。
鸤鸠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在榛树上。贤淑的君子,正是国人的榜样,正是国人的榜样。为何不能万古长青?
解释:
这首诗通过鸤鸠的形象,赞美了贤淑君子的品德和仪态。鸤鸠哺育幼鸟,象征着君子的责任和担当,君子的仪态始终如一,成为四方的榜样,表达了对君子品德的赞美和期望。
4. 下泉
原文:
冽彼下泉,浸彼苞稂。忾我寤叹,念彼周京。
冽彼下泉,浸彼苞萧。忾我寤叹,念彼京周。
冽彼下泉,浸彼苞蓍。忾我寤叹,念彼京师。
芃芃黍苗,阴雨膏之。四国有王,郇伯劳之。
翻译: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苞稂。我醒来叹息,思念那周京。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苞萧。我醒来叹息,思念那京周。
冰冷的泉水,浸泡着苞蓍。我醒来叹息,思念那京师。
茂盛的黍苗,阴雨滋润它。四国有君王,郇伯为之操劳。
解释:
这首诗通过描写冰冷的泉水和茂盛的黍苗,表达了对周京的思念和对郇伯的赞美。诗人思念周京,感慨郇伯为四国操劳,表达了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和对贤臣的赞美。
总结:
《诗经·国风·曹风》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品德和国家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这些诗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