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召南
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草虫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采苹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甘棠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行露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羔羊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殷其雷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小星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
江有汜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注释:《诗经·国风·召南》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收录了周朝时期召南地区的民歌。这些诗歌内容多样,涉及婚姻、劳动、思念、自然等多个主题。下面我将逐篇翻译并解释这些古文。
1. 鹊巢
原文: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翻译:
喜鹊筑巢,斑鸠却来占据。姑娘出嫁,百辆车来迎接。
喜鹊筑巢,斑鸠来占据。姑娘出嫁,百辆车来护送。
喜鹊筑巢,斑鸠来占据。姑娘出嫁,百辆车来成就。
解释:
这首诗以鹊巢被鸠占为喻,暗示女子出嫁后,夫家将取代她的娘家。诗中反复强调“百两御之”、“百两将之”、“百两成之”,表现了婚礼的隆重和夫家对新娘的重视。
2. 采蘩
原文: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翻译:
在哪里采白蒿?在沼泽和沙洲。采来做什么?用于公侯的祭祀。
在哪里采白蒿?在山涧之中。采来做什么?用于公侯的宫殿。
打扮得整整齐齐,早晚都在公事上忙碌。打扮得漂漂亮亮,轻轻松松地回家。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女子采摘白蒿用于祭祀的情景,表现了她们勤劳、恭敬的态度。诗中“被之僮僮”、“被之祁祁”描绘了女子的仪容,展现了她们的美丽与端庄。
3. 草虫
原文:
喓喓草虫,趯趯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
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
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翻译:
草虫鸣叫,蚱蜢跳跃。未见君子,心中忧虑。一旦见到他,与他相遇,我的心就平静下来。
登上南山,采摘蕨菜。未见君子,心中忧虑。一旦见到他,与他相遇,我的心就欢喜。
登上南山,采摘薇菜。未见君子,心中悲伤。一旦见到他,与他相遇,我的心就安宁。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念和见到他后的喜悦。诗中反复使用“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等句式,表现了女子情感的起伏变化。
4. 采苹
原文:
于以采苹?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翻译:
在哪里采苹草?在南涧的岸边。在哪里采水藻?在那流水之中。
用什么来盛装?用筐和筥。用什么来烹煮?用锜和釜。
在哪里祭奠?在宗室的窗下。谁来主持祭祀?是齐国的季女。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女子采摘苹草和水藻用于祭祀的情景,表现了她们的虔诚和恭敬。诗中“谁其尸之?有齐季女”点明了主持祭祀的人,展现了她的重要地位。
5. 甘棠
原文: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茏。
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
翻译:
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它,不要砍它,召伯曾在这里居住。
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它,不要毁它,召伯曾在这里休息。
茂盛的甘棠树,不要剪它,不要折断它,召伯曾在这里停留。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对召伯的怀念,甘棠树成为他曾经停留的象征。诗中反复强调“勿剪勿伐”、“勿剪勿败”、“勿剪勿拜”,表现了人们对召伯的敬仰和对他曾经停留之地的保护。
6. 行露
原文:
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翻译:
潮湿的露水,难道不是早晚都有?说是路上露水多。
谁说麻雀没有角?怎么穿破我的屋?谁说女子没有家?怎么把我送进监狱?即使把我送进监狱,家室也不够!
谁说老鼠没有牙?怎么穿破我的墙?谁说女子没有家?怎么把我告上法庭?即使把我告上法庭,我也不会顺从你!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不公正对待的愤怒和反抗。诗中通过比喻和反问,表现了她的坚强和不屈。
7. 羔羊
原文:
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羔羊之革,素丝五緎。委蛇委蛇,自公退食。
羔羊之缝,素丝五总。委蛇委蛇,退食自公。
翻译:
羔羊的皮,用素丝缝了五紽。从公家吃完饭,悠闲自在地回家。
羔羊的革,用素丝缝了五緎。悠闲自在地回家,从公家吃完饭。
羔羊的缝,用素丝缝了五总。悠闲自在地回家,从公家吃完饭。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官员从公家吃完饭后的悠闲生活,表现了他们的安逸和满足。诗中反复使用“委蛇委蛇”,展现了他们的从容不迫。
8. 殷其雷
原文:
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敢或遑?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侧。何斯违斯,莫敢遑息?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殷其雷,在南山之下。何斯违斯,莫或遑处?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翻译:
雷声隆隆,在南山之阳。为何离开这里,不敢稍有懈怠?勤奋的君子,回来吧回来吧!
雷声隆隆,在南山之侧。为何离开这里,不敢稍有休息?勤奋的君子,回来吧回来吧!
雷声隆隆,在南山之下。为何离开这里,不敢稍有停留?勤奋的君子,回来吧回来吧!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对在外奔波的君子的思念和呼唤。诗中反复使用“归哉归哉”,表现了人们对他的期盼和牵挂。
9. 摽有梅
原文: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翻译:
梅子落地,还有七成。追求我的众士,趁着吉时来吧。
梅子落地,还有三成。追求我的众士,趁着今天来吧。
梅子落地,用筐子装起来。追求我的众士,趁着现在来吧。
解释:
这首诗以梅子落地为喻,表达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和对追求者的呼唤。诗中反复强调“迨其吉兮”、“迨其今兮”、“迨其谓之”,表现了她的急切和期待。
10. 小星
原文: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实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实命不犹!
翻译:
闪烁的小星星,三五颗在东边。匆匆夜行,早晚都在公事上忙碌。命运真是不一样!
闪烁的小星星,是参星和昴星。匆匆夜行,抱着被子和床单。命运真是不一样!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官员夜晚奔波的辛劳,表现了他们的无奈和命运的不公。诗中“实命不同”、“实命不犹”表达了他们的感慨和无奈。
11. 江有汜
原文:
江有汜,之子归,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归,不我与。不我与,其后也处。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
翻译:
江水分流,那人回家,不带我。不带我,他以后会后悔。
江中有沙洲,那人回家,不与我同行。不与我同行,他以后会后悔。
江中有支流,那人回家,不来看我。不来看我,他以后会后悔。
解释: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离去的无奈和对他未来的预测。诗中反复强调“不我以”、“不我与”、“不我过”,表现了她的失落和对他未来的担忧。
12. 野有死麕
原文: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翻译:
野外有死獐子,用白茅包起来。有女子怀春,好男子来引诱她。
林中有朴树,野外有死鹿。用白茅捆起来,有女子如玉。
慢慢地轻轻地,不要碰我的佩巾,不要让狗叫。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私会情景,表现了女子的羞涩和男子的温柔。诗中“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描绘了女子的紧张和男子的体贴。
13. 何彼襛矣
原文: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翻译:
那车多么华丽,像唐棣的花?为何不庄重?是王姬的车。
那车多么华丽,像桃李的花?是平王的孙女,齐侯的儿子。
他们钓的是什么?是丝线。是齐侯的儿子,平王的孙女。
解释:
这首诗描写了王姬和齐侯之子的婚礼,表现了婚礼的隆重和华丽。诗中“何彼襛矣,唐棣之华”、“华如桃李”描绘了婚礼的盛况,展现了王室的尊贵。
14. 驺虞
原文: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驺虞!
彼茁者蓬,壹发五豵,于嗟乎驺虞!
翻译:
那茂盛的芦苇,一箭射中五只野猪,啊,驺虞!
那茂盛的蓬草,一箭射中五只小野猪,啊,驺虞!
解释:
这首诗赞美了驺虞(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的勇猛和狩猎技艺。诗中“壹发五豝”、“壹发五豵”表现了驺虞的神奇能力,展现了人们对它的崇拜。
以上是《诗经·国风·召南》的逐篇翻译和解释。这些诗歌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情感和价值观,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爱情、劳动和礼仪的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