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三·应侯失韩之汝南

应侯失韩之汝南。秦昭王谓应侯曰:“君亡国,其忧乎?”应侯曰:“臣不忧。”王曰:“何也?”曰:“梁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其相室曰:‘公之爱子也,天下无有,今子死不忧,何也?’东门吴曰:“吾尝无子,无子之时不忧;今子死,乃即与无子时同也。臣奚忧焉?’臣亦尝为子,为子时不忧;今亡汝南,乃与即为梁余子同也。臣何为忧?”秦王以为不然,以告蒙傲曰:“今也,寡人一城围,食不甘味,卧不便席,今应侯亡地而言不忧,此其情也?”蒙傲曰:“臣请得其情。”蒙傲乃往见应侯,曰:“傲欲死。”应侯曰:“何谓也?”曰:“秦王师君,天下莫不闻,而况于秦国乎?今傲势得秦为王将,将兵,臣以韩之细也,显逆诛,夺君地,傲尚奚生?不若死。”应侯拜蒙傲曰:“愿委之卿。”蒙傲以报于昭王。自是之后,应侯每言韩事者,秦王弗听也,以其为汝南虏也。

白话文

应侯失去了韩国赐予的汝南封地。秦昭王对应侯说:”您失去了封地,忧愁吗?”应侯回答:”臣不忧愁。”秦王问:”为什么?”应侯说:”魏国有个叫东门吴的人,儿子死了却不伤心。他的管家问:’您疼爱儿子天下少有,如今儿子死了却不伤心,为什么?’东门吴说:’我曾经没有儿子,那时并不忧愁;如今儿子死了,不过是回到从前无子的状态罢了,我为什么要忧愁?’臣也曾像没有封地的人一样,那时并不忧愁;如今失去汝南,就如同回到从前在魏国当平民时的状态。臣有什么可忧愁的?”

秦王觉得这话不合常理,告诉蒙傲说:”现在寡人若有一座城被围困,就会食不甘味、卧不安席。应侯失去封地却说不忧愁,这像是真心话吗?”蒙傲说:”请让臣去探明实情。”于是蒙傲去见应侯,说:”我准备以死谢罪。”应侯问:”此话怎讲?”蒙傲说:”秦王尊您为师天下皆知,更何况在秦国?如今我蒙傲侥幸担任秦国将领,统率军队,却让弱小的韩国公然违逆秦国,夺走您的封地,我还有什么脸面活着?不如一死。”应侯向蒙傲行礼说:”这事就拜托您了。”蒙傲将情况禀报昭王。从此之后,只要应侯提及韩国事务,秦王都不再采纳,认为他是被汝南之事牵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