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秦赵战于长平
秦、赵战于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复死,寡人使卷甲而趋之,何如?”楼昌曰:“无益也,不如发重使而为媾。”虞卿曰:“夫言媾者,以为不媾者军必破,而制媾者在秦。且王之论秦也,欲破王之军乎?其不邪?”王曰:“秦不遗余力矣,必且破赵军。”虞卿曰:“王聊听臣,发使出重宝以附楚、魏。楚、魏欲得王之重宝,必入吾使。赵使入楚、魏,秦必疑天下合从也,且必恐。如此,则媾乃可为也。”
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发郑朱入秦,秦内之。赵王召虞卿曰:“寡人使平阳君媾秦,秦已内郑朱矣,子以为奚如?”虞卿曰:“王必不得媾,军必破矣,天下之贺战胜者皆在秦矣。郑朱,赵之贵人也,而入于秦,秦王与应侯必显重以示天下。楚、魏以赵为媾,必不救王。秦知天下不救王,则媾不可得成也。”赵卒不得媾,军果大败。王入秦,秦留赵王而后许之媾。

白话文

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交战,赵国战败,损失了一名都尉。赵王召见楼昌和虞卿商议:”我军战败,都尉阵亡,寡人想集结剩余兵力与秦军决战,你们觉得如何?”楼昌说:”这样做没有意义,不如派重要使者去议和。”虞卿却说:”主张议和的人,是认为不议和我军必败,但议和的主动权在秦国手里。大王您分析一下,秦国是想彻底击溃赵军呢,还是不想?”赵王说:”秦国已倾尽全力,必定要歼灭我军。”虞卿建议:”请大王暂且听臣之计,派遣使者携带重宝联络楚国、魏国。楚魏两国贪图我们的珍宝,必定会接纳使者。当赵国使者进入楚魏,秦国就会怀疑各国要结成合纵联盟对抗秦国,必然心生畏惧。这样议和才有希望成功。”

赵王没有采纳虞卿的建议,而是派平阳君去议和,并派遣郑朱出使秦国,秦国接待了郑朱。赵王召见虞卿说:”寡人派平阳君去秦国议和,他们已经接纳了郑朱,你觉得结果会如何?”虞卿回答:”大王必定无法达成和议,我军终将溃败,各国祝贺秦国胜利的使者都会聚集在咸阳。郑朱是赵国重臣,他进入秦国后,秦王和应侯范雎一定会大肆宣扬以示威。楚魏两国见赵国单独议和,必定不会出兵救援。当秦国确认各国不会援赵时,和谈就不可能成功了。”果然赵国未能达成和议,军队最终惨败。赵王亲自入秦谈判,被秦国扣留后才勉强答应议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