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一·韩公仲谓向寿
韩公仲谓向寿曰:“禽困覆车。公破韩,辱公仲,公仲收国复事秦,自以为必可以封。今公与楚解,中封小令尹以桂阳。秦、楚合,复攻韩,韩必亡。公仲躬率其私徒以斗于秦,愿公之熟计之也。”向寿曰:“吾合秦、楚,非以当韩也,子为我谒之。”
公仲曰:“秦、韩之交可合也。”对曰:“愿有复于公。谚曰:‘贵其所以贵者贵。’今王之爱习公也,不如公孙郝;其知能公也,不如甘茂。今二人者,皆不得亲于事矣,而公独与王主断于国者,彼有以失之也。公孙郝党于韩,而甘茂党于魏,故王不信也。今秦、楚争强,而公党于楚,是与公孙郝、甘茂同道也。公何以异之?人皆言楚之多变也,而公必之,是自为贵也。公不如与王谋其变也,善韩以备之,若此,则无祸也。韩氏先以国从公孙郝,而后委国于甘茂,是韩,公之仇也。今公言善韩以备楚,是外举不辟仇也。”
向寿曰:“吾甚欲韩合。”对曰:“甘茂许公仲以武遂,反宜阳之民,今公徒令收之,甚难。”向子曰:“然则奈何?武遂终不可得已。”对曰:“公何不以秦为韩求颖川于楚,此乃韩之寄地也。公求而得之,是令行于楚而以其地德韩也。公求而弗得,是韩、楚之怨不解,而交走秦也。秦、楚争强,而公过楚以攻韩,此利于秦。”向子曰:“奈何?”对曰:“此善事也。甘茂欲以魏取齐,公孙郝欲以韩取齐,今公取宜阳以为功,收楚、韩以安之,而诛齐、魏之罪,是以公孙郝、甘茂之无事也。”

白话文

韩公仲对向寿说:“困兽犹斗,逼急了会掀翻战车。您攻破韩国,羞辱我公仲,我收拾残局重新臣服秦国,自以为必能得到封赏。如今您与楚国和解,将桂阳封给楚国的小令尹。秦楚联合再攻韩国,韩国必亡。届时我将亲自率领家兵与秦国死战,请您深思。”向寿答道:“我联合秦楚,并非针对韩国。您替我转达这个意思。”

公仲说:“秦韩可以重修盟好。”向寿回应:“容我向您说明。俗话说:‘尊重值得尊重的人才会受尊重。’如今大王宠信您不如公孙郝,器重您的才能不如甘茂。但这两人都已失势,唯独您能与君王共决国事,正是因为他们犯了错误。公孙郝偏袒韩国,甘茂偏袒魏国,所以失去信任。现在秦楚争霸,您若倾向楚国,就和他们犯同样的错。您凭什么能例外?世人都说楚国反复无常,您却执意亲楚,这是自抬身价。不如帮大王应对变局,善待韩国以防不测,这样可免灾祸。韩国先追随公孙郝,后投靠甘茂,确实是您的仇敌。但您现在主张联韩防楚,正是‘外举不避仇’的胸襟。”

向寿说:“我很想与韩国结盟。”公仲回答:“甘茂曾答应把武遂还给我,并让宜阳百姓返乡。现在您空口要求接管,很难办到。”向寿问:“那怎么办?武遂终究拿不回来?”公仲建议:“您何不以秦国名义向楚国索要颍川?那里本是韩国故土。若成功,既在楚国树立威信,又让韩国感恩;若失败,韩楚矛盾加深,都会来依附秦国。秦楚争霸时,您借伐韩之名敲打楚国,对秦有利。”向寿追问具体策略,公仲分析:“这是妙招。甘茂想联魏制齐,公孙郝想联韩制齐。您现在以收复宜阳立功,再安抚楚韩,同时问责齐魏的罪过,就能让公孙郝、甘茂彻底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