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五·四国为一将以攻秦
四国为一,将以攻秦。秦王召群臣宾客六十人而问焉,曰:“四国为一,将以图秦,寡人屈于内,而百姓靡于外,为之奈何?”群臣莫对。姚贾对曰:“贾愿出使四国,必绝其谋,而安其兵。”乃资车百乘,金千斤,衣以其衣,冠舞以其剑。姚贾辞行,绝其谋,止其兵,与之为交以报秦。秦王大悦,贾封千户,以为上卿。
韩非知之,曰:“贾以珍珠重宝,南使荆、吴,北使燕、代之间三年,四国之交未必合也,而珍珠重宝尽于内。是贾以王之权,国之宝,外自交于诸侯,愿王察之。且梁监门子,尝盗于梁,臣于赵而逐。取世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与同知社稷之计,非所以厉群臣也。”
王召姚贾而问曰:“吾闻子以寡人财交于诸侯,有诸?”对曰:“有。”王曰:“有何面目复见寡人?”对曰:“曾参孝其亲,天下愿以为子;子胥忠于君,天下愿以为臣;贞女工巧,天下愿以为妃。今贾忠王而王不知也。贾不归四国,尚焉之?使贾不忠于君,四国之王尚焉用贾之身?梁听谗而诛其良将,纣闻谗而杀其忠臣,至身死国亡。今王听谗,则无忠臣矣。”
王曰:“子监门子,梁之大盗,赵之逐臣。”姚贾曰:“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雠不庸,文王用之而王。管仲,其鄙人之贾人也,南阳之弊幽,鲁之免囚,桓公用之而伯。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文公用中山盗,而胜于城濮。此四士者,皆有垢丑,大诽天下,明主用之,知其可与立功。使若卞随、务光、申屠狄,人主岂得其用哉!故明主不取其汙,不听其非,察其为己用。故可以存社稷者,虽有外诽者不听;虽有高世之名,无咫尺之功者不赏。是以群臣莫敢以虚愿望于上。”
秦王曰:“然。”乃可复使姚贾而诛韩非。
白话文
四国联合起来,准备攻打秦国。秦王召集群臣和门客共六十人商议对策,说:“四国结盟,意图谋取秦国。如今我国财力匮乏,百姓在外征战疲惫,该如何应对?”群臣无人应答。这时姚贾站出来说:“我愿出使四国,定能破坏他们的联盟,止息战事。”于是秦王拨给他百辆马车、千斤黄金,并让他穿戴自己的衣冠、佩带自己的宝剑出使。姚贾辞别秦王后,果然瓦解了四国联盟,阻止了联军进攻,还与各国建立了邦交。秦王大喜,封姚贾千户食邑,拜为上卿。
韩非得知后进言道:“姚贾带着珍珠重宝,南出使楚、吴,北出使燕、代,历时三年。四国联盟未必真能瓦解,可国库珍宝却被他耗尽。这分明是借君王权威、国家财宝,在外私自结交诸侯,望大王明察。况且姚贾本是魏国守门人之子,曾在魏国行窃,后来在赵国为臣又被驱逐。让一个看门人之子、魏国大盗、赵国逐臣来参与国家大计,实在不能激励群臣。”
秦王便召见姚贾质问:“听说你用我的钱财结交诸侯,有这事吗?”姚贾坦然承认:“有。”秦王怒道:“你还有何脸面来见我?”姚贾答道:“曾参孝顺父母,天下人都愿以他为子;伍子胥忠于君主,天下人都愿以他为臣;心灵手巧的女子,天下人都愿娶之为妻。如今我忠心侍主却遭怀疑。若我不把财宝用于四国,难道要据为己有?假使我不忠,四国君主又怎会信任我?历史上魏王听信谗言杀害良将,纣王听信谗言诛杀忠臣,最终都身死国灭。若大王也听信谗言,只怕再不会有忠臣了。”
秦王又说:“你不过是看门人之子,魏国盗贼,赵国逐臣。”姚贾反驳道:“姜太公曾被妻子赶出门,在朝歌当过屠夫还被解雇,在子良手下被驱逐,在棘津打工都没人雇佣,周文王却用他建立了王业。管仲出身卑贱,做过南阳小贩,曾是鲁国囚徒,齐桓公却靠他称霸诸侯。百里奚曾以五张羊皮的价格被转卖,秦穆公却用他使西戎臣服。晋文公重用中山国的盗贼,最终在城濮之战获胜。这四位贤士都曾声名狼藉,遭天下人非议,但明主任用他们,知道他们能建立功业。像卞随、务光、申屠狄这样的清高之士,君主又能用他们做什么呢?所以英明的君主不会计较臣子过往污点,不理会非议,只考察他们能否为己所用。只要能保全国家,就算有人说坏话也不听;即便名声再响亮,若没有尺寸之功也不赏。这样群臣才不敢用虚名来奢求爵禄。”
秦王听后说:“有理。”于是继续重用姚贾,同时处死了韩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