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一·燕王哙既立
燕王哙既立,苏秦死于齐。苏秦之在燕也,与其相子之为婚,而苏代与子之交。及苏秦死,而齐宣王复用苏代。
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苏代为齐使于燕,燕王问之曰:“齐宣王何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苏代欲以激燕王以厚任子之也。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因遗苏代百金,听其所使。
鹿毛寿谓燕王曰:“不如以国让子之。人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由,由必不受,有让天下之名,实不失天下。今王以国让相子之,子之必不敢受,是王与尧同行也。”燕王因举国属子之,子之大重。
或曰:“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今王言属国子之,而吏无非太子人者,是名属子之,而太子用事。”王因收印自三百石吏而效之子之。子之南面行王事,而哙老不听政,顾为臣,国事皆决子之。
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将军市被、太子平谋,将攻子之。储子谓齐宣王:“因而仆之,破燕必矣。”王因令人谓太子平曰:“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
太子因数党聚众,将军市被围公宫,攻子之,不克;将军市被及百姓乃反攻太子平,将军市被死已殉,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燕人恫怨,百姓离意。
孟轲谓齐宣王曰:“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王因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二年,燕人立公子平,是为燕昭王。

白话文

燕王哙即位后,苏秦在齐国被杀。当初苏秦在燕国时,曾与燕相子之结为姻亲,苏代也与子之交好。苏秦死后,齐宣王重新起用苏代。

燕哙三年(前318年),燕国联合楚、韩、赵、魏攻打秦国,未能取胜而撤军。此时子之担任燕相,位高权重独断专行。苏代作为齐国使者访燕,燕王问他:”齐宣王这人如何?”苏代答:”肯定成不了霸主。”燕王追问原因,苏代说:”他不信任大臣。”——这实际上是苏代故意刺激燕王,想让其更重用子之。果然燕王从此极度信任子之,子之便赠予苏代百镒黄金,任其支配。

谋士鹿毛寿对燕王说:”不如把国家让给子之。人们称赞尧贤明,就是因为他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坚决不接受,结果尧既获得禅让美名,又没失去天下。现在您若让国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您就与尧齐名了。”燕王于是将整个国家托付给子之,子之权势更盛。

又有人进言:”当年禹传位给益,却让儿子启担任要职。等禹年老时,又说启不足以治天下,传位给益。结果启联合党羽攻打益,夺回天下。这表面是禹传位给益,实际是让启自行夺取。如今您名义上把国家交给子之,但官员全是太子的人,这等于名义上托付子之,实权仍在太子手中。”燕王闻言便将三百石以上官员的印信全部收回,转交给子之。子之正式南面称王处理国事,年老退位的燕王哙反而称臣,所有政事均由子之决断。

子之执政第三年(前314年),燕国大乱,民怨沸腾。将军市被与太子平密谋攻打子之。齐国大臣储子对齐宣王说:”趁此机会出兵,必能攻破燕国。”齐王便派人联络太子平:”听说太子要匡扶正义,废私政行公道,重整君臣大义,端正父子名分。我齐国虽小,愿听太子调遣。”

太子于是集结党羽,将军市被率军包围王宫,但未能击败子之。后来市被与百姓反而倒戈攻打太子平,市被战死殉难。这场持续数月的内乱导致数万人死亡,燕国民众怨声载道,人心涣散。

孟子对齐宣王说:”现在讨伐燕国,正是像周文王、武王那样的时机,不可错过。”齐王遂命大将匡章率领五都精兵,联合北部边境部队攻燕。燕国士兵毫无战意,城门大开不设防,燕王哙被杀。齐国大胜燕国,子之逃亡。两年后(前312年),燕人拥立公子平即位,即燕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