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间篇
孙子曰: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人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出于众者,先知也。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故三军之事,莫亲于间,赏莫厚于间,事莫密于间。非圣智不能用间,非仁义不能使间,非微妙不能得间之实。微哉!微哉!无所不用间也。间事未发,而先闻者,间与所告者皆死。
凡军之所欲击,城之所欲攻,人之所欲杀,必先知其守将,左右,谒者,门者,舍人之姓名,令吾间必索知之。
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之事,主必知之,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惟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解释
白话文翻译:
凡是要动用十万大军,出征千里之外,百姓的耗费,国家的开支,每天都要花费千金;国内外都会因此动荡不安,百姓因忙于运输而疲惫不堪,无法从事正常生产的家庭多达七十万户。双方对峙数年,只为了争取一日的胜利,却因为吝惜爵位和金钱而不去了解敌情,这是极其不仁的,这样的将领不配称为人将,不配作为君主的辅佐,也不配成为胜利的主宰。因此,英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之所以能够行动而战胜敌人,取得超出常人的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预先掌握敌情。预知敌情,不能依靠鬼神,不能依靠类比推测,也不能依靠星象占卜,而必须依靠人,依靠那些了解敌情的人。
使用间谍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这五种间谍同时使用,敌人就无法摸清其中的规律,这就是所谓的“神纪”,是君主的法宝。因间,是利用敌国的乡民作为间谍;内间,是利用敌国的官员作为间谍;反间,是利用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死间,是制造虚假情报让我方间谍知道,然后传给敌人;生间,是派遣间谍出去,完成任务后返回报告。
在军队中,没有比间谍更亲近的人,没有比间谍更丰厚的赏赐,没有比间谍更机密的事情。不是智慧超群的人不能使用间谍,不是仁义之人不能派遣间谍,不是心思缜密的人不能获得间谍的真实情报。微妙啊!微妙啊!间谍无处不在。间谍的任务尚未执行,却先泄露了消息,那么间谍和泄密者都要被处死。
凡是要攻击的军队,要攻打的城池,要刺杀的人,必须先了解其守将、左右亲信、谒者、门卫、舍人的姓名,命令我方间谍务必查清楚。
必须找出敌方派来刺探我方情报的间谍,然后利用他们,诱导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这样反间就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反间,可以了解敌情,因此乡间、内间也可以发挥作用;通过反间,可以制造虚假情报,让死间传递给敌人;通过反间,可以让生间按时返回报告。这五种间谍的使用,君主必须清楚,而关键就在于反间,所以对反间的待遇不可不优厚。
从前商朝的兴起,是因为伊尹曾在夏朝做间谍;周朝的兴起,是因为吕尚曾在商朝做间谍。因此,只有英明的君主和贤能的将领,能够用智慧超群的人做间谍,才能成就大功。这是用兵的关键,是军队行动的依据。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间谍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以及使用间谍的策略。首先,它强调了战争的巨大消耗和对国家、百姓的影响,指出为了取得胜利,必须预先掌握敌情,而获取敌情的关键在于使用间谍。接着,它详细介绍了五种间谍的类型及其作用: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每种间谍都有其特定的使用方法和作用,五者结合使用,可以使敌人无法摸清规律,从而取得胜利。
此外,文中还强调了间谍工作的机密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智慧超群、仁义之人才能胜任间谍工作,并且间谍的待遇必须优厚。最后,通过历史事例(伊尹和吕尚)说明,间谍在战争中的关键作用,只有英明的君主和将领才能善用间谍,成就大功。
总结来说,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是:间谍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善用间谍可以掌握敌情,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