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庄子
庄子
手机版Pdf(3.7M),查看样张
庄子
PC版Pdf(2.1M),查看样张
  • 专辑介绍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属于道家学派的重要著作。其作者是庄子(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将老子与庄子并称为“老庄”。 ### 《庄子》的主要内容 《庄子》一书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 - **内篇**(7篇):通常认为是庄子本人所著,集中体现了其核心思想,如《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 - **外篇**(15篇)和**杂篇**(11篇):可能由庄子后学或门人整理而成,内容较为驳杂,但仍延续了庄子的思想。 ### 庄子的思想核心 1. **道法自然**:庄子继承老子的“道”思想,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主张顺应自然,反对人为干预。 2. **逍遥游**:庄子提倡精神自由,主张超越世俗束缚,追求心灵的无拘无束。 3. **齐物论**:庄子认为万物本质平等,主张消除是非、善恶的对立,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4. **生死观**:庄子视生死为自然过程,主张坦然面对,甚至认为死亡是一种解脱。 ### 文学价值 《庄子》不仅是一部哲学著作,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其语言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寓言、比喻和夸张,想象力丰富,文笔飘逸,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 历史地位 《庄子》在中国哲学史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既是道家思想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后世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 文明评论,理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