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谋篇
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拥,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必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成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同异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万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深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阴道而阳取之也。故去之者纵之,纵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事贵制人,而不贵见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故圣人之道阴,愚人之道阳;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阴,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与深;圣人之道,在隐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义者,则可与语。由能得此,则可与谷远近之义。
###解释
在谋划任何事情时,都有一定的规律和原则。首先要了解事情的根本原因,进而探求其真实情况。只有掌握了真实情况,才能确立三种策略:上策、中策和下策。这三种策略相互参照,才能产生出奇制胜的计谋。奇谋之所以难以被识破,是因为它源于古代的经验。就像郑国人采玉时,必须带上指南车,以免迷失方向。同样,在谋划事情时,衡量才能、揣摩情况,就像指南车一样重要。
如果双方志同道合,彼此亲近,那么他们就能共同成功;如果双方有相同的欲望却彼此疏远,那么只有一方会成功;如果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却彼此亲近,那么他们都会受害;如果双方有共同的敌人却彼此疏远,那么只有一方会受害。因此,相互受益的人会亲近,相互损害的人会疏远,这是自然的规律。通过观察这些同异之处,可以判断事情的发展趋势。就像墙壁因裂缝而倒塌,树木因节疤而折断,这都是因为它们的结构出现了问题。
事情的变化会引发新的问题,问题会催生谋划,谋划会带来计策,计策会引发讨论,讨论会产生主张,主张会推动行动,行动会带来结果,结果会引发调整,调整最终会控制事情的发展。因此,万事万物都遵循一定的规律,所有的度量都遵循一定的法则。
仁德之人轻视财物,不能用利益诱惑他们,但可以让他们付出;勇敢的人不畏惧困难,不能用危险吓唬他们,但可以让他们承担风险;智慧的人通晓规律,明白事理,不能用谎言欺骗他们,但可以用道理说服他们,让他们建立功业。这就是所谓的“三才”。愚昧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的人容易被恐吓,贪婪的人容易被诱惑,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策略。强大是由弱小积累而成的,正直是由曲折积累而成的,富足是由不足积累而成的,这就是道术的运用。
对于表面亲近但内心疏远的人,要从内心入手说服他们;对于内心亲近但表面疏远的人,要从外部入手说服他们。要根据对方的疑虑来改变他们的想法,根据他们的观点来肯定他们的立场,根据他们的说法来总结要点,根据他们的形势来促成事情,根据他们的厌恶来权衡利弊,根据他们的忧患来排除障碍。通过揣摩来恐吓他们,通过抬高来激励他们,通过暗示来证实他们的想法,通过符验来回应他们的疑虑,通过阻碍来限制他们的行动,通过扰乱来迷惑他们的判断,这就是计谋的运用。
在运用计谋时,公开的计谋不如私下的计谋,私下的计谋不如结盟的计谋,结盟的计谋要没有漏洞。正面的计谋不如奇谋,奇谋一旦实施,效果会持续不断。因此,说服君主时,必须用奇谋;说服臣子时,必须用私下的计谋。
如果一个人表面上亲近,但言语却疏远,那么他会被疏远;如果一个人表面上疏远,但言语却深入,那么他会陷入危险。不要强迫别人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也不要教别人他们不懂的东西。如果别人有喜好,就要学习并顺应他们;如果别人有厌恶,就要避开并避免提及,这就是暗中行事、表面上获取的方法。因此,想要除掉某人,就要先放纵他,放纵他之后再趁机制服他。外表既不表现出善意,也不表现出恶意,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信任。可以了解的人可以利用,无法了解的人不要用计谋对付,因此说:“事情贵在控制别人,而不是被别人控制。”控制别人的人掌握权力,被别人控制的人受制于命运。因此,圣人的道术是隐秘的,愚人的道术是公开的;智者做事容易,愚者做事困难。由此可见,灭亡不能转化为生存,危险不能转化为安全,但通过无为而治,智慧显得尤为重要。智慧用于别人无法知晓的地方,也能用于别人无法看见的地方。一旦发现可行,就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自己;一旦发现不可行,就选择事情去做,这是为别人。因此,古代圣王的道术是隐秘的,有句话说:“天地的变化在于高深,圣人的道术在于隐藏。不仅仅是忠、信、仁、义,而是中正而已。”理解了这些道理的人,才能与他们谈论道术。能够掌握这些道理的人,才能理解远近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