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抵巇
物有自然,事有合离。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 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以验来也。
巇者,罅也。罅者,涧也。涧者,成大隙也。戏始有朕,可抵而塞, 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事之危也,圣人知之,独保其用;因化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 经起秋毫之末,挥之于太山之本。其施外兆萌牙蘖之谋,皆由抵巇。 抵巇之隙为道术用。
天下纷错,上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贤人不用,圣人鼠 匿,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父子离散,乖乱 反目,是谓萌牙戏罅。圣人见萌牙戏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 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之, 或抵覆之。五帝之政,抵而塞之;三王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 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
自天地之合离终始,必有戏隙,不可不察也。察之以捭阖,能用此道 ,圣人也。圣人者,天地之使也。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 抵,则为之谋;可以上合,可以检下。能因能循,为天地守神。
###解释
万物有其自然规律,事物有聚合也有分离。有些事情虽然近在眼前却难以察觉,有些事情虽然遥远却可以预知。近在眼前却难以察觉,是因为没有仔细考察其言辞;遥远却可以预知,是因为通过过去的经验来验证未来。
“巇”指的是裂缝,“罅”指的是缝隙,“涧”指的是大的裂痕。事物的变化往往从微小的征兆开始,可以通过“抵”来堵塞、消除、平息、隐藏或获取,这就是“抵巇”的道理。
当事情出现危机时,圣人能够察觉,并独自保全其作用;他们根据变化来解说事物,通达计谋,从而识别细微的征兆。事情的变化往往从秋毫之末开始,最终影响到泰山之基。圣人通过“抵巇”来处理外部事物的萌芽和变化,将“抵巇”的裂缝作为道术的运用。
天下纷乱,君主不明,公侯无德,小人谗害,贤人不得重用,圣人隐匿,贪婪狡诈之人横行,君臣互相迷惑,国家土崩瓦解,父子离散,家庭反目,这就是“萌牙戏罅”的表现。圣人看到这些萌芽和裂缝,就会用“抵巇”之法来应对。如果世道可以治理,就通过“抵巇”来堵塞裂缝;如果不可治理,就通过“抵巇”来获取利益。有时“抵巇”如此,有时“抵巇”如彼,有时“抵巇”反之,有时“抵巇”覆之。五帝时期的政治,通过“抵巇”来堵塞裂缝;三王时期的事业,通过“抵巇”来获取利益。诸侯之间的相互“抵巇”,不可胜数,此时能够运用“抵巇”的人最为高明。
从天地之间的聚合分离、终始变化来看,必定存在裂缝,不可不察。通过“捭阖”来观察,能够运用此道的人,就是圣人。圣人是天地的使者。如果世间没有可以“抵巇”的机会,就深藏隐退,等待时机;如果有可以“抵巇”的机会,就为之谋划;可以向上迎合,也可以向下检视。能够因势利导,顺应规律,就是为天地守护神明。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抵巇”这一策略的运用。“抵巇”即通过观察事物的微小裂缝或征兆,及时采取行动,或堵塞、或消除、或平息、或隐藏、或获取,以达到控制局势或获取利益的目的。圣人在面对纷乱的世道时,能够通过“抵巇”来应对危机,或治理国家,或获取利益。关键在于察微知著,因势利导,顺应自然规律。圣人是天地的使者,能够根据时机采取行动,既能向上迎合,也能向下检视,从而为天地守护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