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腹痛胀满门
腹痛: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
食不下:内关鱼际三里。
小腹急痛不可忍及小肠气,外肾吊,疝气,诸气痛,心痛:灸足大趾次指下中节横纹当中,灸五壮,男左女右,极妙。二足皆灸亦可。
小腹胀痛:气海。
绕脐痛:水分神阙气海。
小腹痛:阴市承山下廉复溜中封大敦小海关元肾俞(随年壮)。
侠脐痛:上廉。
脐痛:曲泉中封水分。
引腰痛:太冲太白。
腹满:少商阴市三里曲泉昆仑商丘通谷太白大都隐白陷谷行间。
腹胁满:阳陵三里上廉。
心腹胀满:绝骨内庭。
小腹胀满痛:中封然谷内庭大敦。
腹胀:尺泽阴市三里曲泉阴谷阴陵商丘公孙内庭太溪太白厉兑隐白膈俞肾俞中脘大肠俞。
胀而胃痛:膈俞。
腹坚大:三里阴陵丘墟解溪冲阳期门水分神阙膀胱俞。
寒热坚大:冲阳。
鼓胀:复溜中封公孙太白水分三阴交。
腹寒不食:阴陵泉(灸)。
痰癖腹寒:三阴交。
腹鸣寒热:复溜。
胸腹膨胀,气鸣:合谷三里期门。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腹痛
症状:腹部疼痛。
穴位:内关、三里、阴谷、阴陵、复溜、太溪、昆仑、陷谷、行间、太白、中脘、气海、膈俞、脾俞、肾俞。
食不下
症状:食欲不振,难以进食。
穴位:内关、鱼际、三里。
小腹急痛不可忍及小肠气,外肾吊,疝气,诸气痛,心痛
症状:小腹剧痛难忍,小肠气痛,外肾吊痛,疝气,各种气痛,心痛。
治疗方法:灸足大趾次指下中节横纹中央,灸五壮,男性灸左脚,女性灸右脚,效果极佳。也可以两脚都灸。
小腹胀痛
症状:小腹胀痛。
穴位:气海。
绕脐痛
症状:围绕脐部的疼痛。
穴位:水分、神阙、气海。
小腹痛
症状:小腹疼痛。
穴位:阴市、承山、下廉、复溜、中封、大敦、小肠、关元、肾俞(根据年龄灸壮数)。
侠脐痛
症状:脐旁疼痛。
穴位:上廉。
脐痛
症状:脐部疼痛。
穴位:曲泉、中封、水分。
引腰痛
症状:引发腰痛。
穴位:太冲、太白。
腹满
症状:腹部胀满。
穴位:少商、阴市、三里、曲泉、昆仑、商丘、通谷、太白、大都、隐白、陷谷、行间。
腹胁满
症状:腹部和胁部胀满。
穴位:阳陵、三里、上廉。
心腹胀满
症状:心腹部胀满。
穴位:绝骨、内庭。
小腹胀满痛
症状:小腹胀满疼痛。
穴位:中封、然谷、内庭、大敦。
腹胀
症状:腹部胀满。
穴位:尺泽、阴市、三里、曲泉、阴谷、阴陵、商丘、公孙、内庭、太溪、太白、厉兑、隐白、膈俞、肾俞、中脘、大肠俞。
胀而胃痛
症状:腹部胀满伴有胃痛。
穴位:膈俞。
腹坚大
症状:腹部坚硬肿大。
穴位:三里、阴陵、丘墟、解溪、冲阳、期门、水分、神阙、膀胱俞。
寒热坚大
症状:腹部寒热交替,坚硬肿大。
穴位:冲阳。
鼓胀
症状:腹部鼓胀。
穴位:复溜、中封、公孙、太白、水分、三阴交。
腹寒不食
症状:腹部寒冷,食欲不振。
治疗方法:灸阴陵泉。
痰癖腹寒
症状:痰饮积聚,腹部寒冷。
穴位:三阴交。
腹鸣寒热
症状:腹部鸣响,寒热交替。
穴位:复溜。
胸腹膨胀,气鸣
症状:胸腹部膨胀,气鸣。
穴位:合谷、三里、期门。
解释
《针灸大成》卷八·腹痛胀满门主要介绍了与腹痛、腹胀相关的症状及其对应的针灸治疗方法。每种症状都列出了相应的穴位,部分症状还提供了具体的灸法或壮数。这些穴位和治疗方法旨在通过针灸调节气血,缓解疼痛和胀满感。例如,对于小腹急痛,灸足大趾次指下中节横纹中央,男性灸左脚,女性灸右脚,效果显著。对于腹寒不食,灸阴陵泉可以温阳散寒,改善食欲。这些方法体现了中医针灸在治疗腹痛胀满方面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