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胸背胁门
胸满:经渠阳溪后溪三间间使阳陵三里曲泉足临泣。
胸痹:太渊。
胸膊闷:肩井。
胸胁痛:天井支沟间使大陵三里太白丘墟阳辅。
胸中澹:间使。
胸满支肿:内关膈俞。
胸胁满引腹:下廉丘墟侠溪肾俞。
胸烦:期门。
胸中寒:膻中。
肩背酸疼:风门肩井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
心胸痛:曲泽内关大陵。
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三里期门(向外刺二寸,不补不泻)。
胁满:章门。
胁痛:阳谷腕骨支沟膈俞申脉。
缺盆肿:太渊商阳足临泣。
胁与脊引:肝俞。
背膊项急:大椎。
腰背强直,不能动侧:腰俞肺俞。
腰脊痛楚:委中复溜。
腰背伛偻:风池肺俞。
背拘急:经渠。
肩背相引:二间商阳委中昆仑。
偏胁背痛痹:鱼际委中。
背痛:经渠丘墟鱼际昆仑京骨。
脊膂强痛:委中。
腰背牵疼难转:天牖风池合谷昆仑脊。
内牵疼不能屈伸:合谷复溜昆仑。
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哑门。
胸连胁痛:期门(先针)章门丘墟行间涌泉。
肩痹痛:肩髎天井曲池阳谷关冲。
《针灸大成》卷八·胸背胁门的内容主要介绍了针对胸、背、胁部各种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以下是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胸满(胸部胀满)
穴位:经渠、阳溪、后溪、三间、间使、阳陵泉、足三里、曲泉、足临泣。
解释:胸满是指胸部有胀满感,可以通过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症状。
胸痹(胸痛、胸闷)
穴位:太渊。
解释:胸痹是指胸痛或胸闷的症状,针刺太渊穴可以缓解。
胸膊闷(胸部及上臂闷胀)
穴位:肩井。
解释:胸部及上臂感到闷胀时,可以针刺肩井穴来缓解。
胸胁痛(胸部和胁部疼痛)
穴位:天井、支沟、间使、大陵、足三里、太白、丘墟、阳辅。
解释:胸胁痛是指胸部和胁部的疼痛,针刺这些穴位可以缓解疼痛。
胸中澹(胸中烦闷)
穴位:间使。
解释:胸中烦闷时,可以针刺间使穴来缓解。
胸满支肿(胸部胀满伴有肿胀)
穴位:内关、膈俞。
解释:胸部胀满且伴有肿胀时,可以针刺内关和膈俞穴来缓解。
胸胁满引腹(胸胁胀满并牵连到腹部)
穴位:下廉、丘墟、侠溪、肾俞。
解释:胸胁胀满并牵连到腹部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胸烦(胸部烦热)
穴位:期门。
解释:胸部感到烦热时,可以针刺期门穴来缓解。
胸中寒(胸部寒冷感)
穴位:膻中。
解释:胸部感到寒冷时,可以针刺膻中穴来缓解。
肩背酸疼(肩背酸痛)
穴位:风门、肩井、中渚、支沟、后溪、腕骨、委中。
解释:肩背酸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心胸痛(心胸部疼痛)
穴位:曲泽、内关、大陵。
解释:心胸部疼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胸满血膨有积块,霍乱肠鸣,善噫(胸满伴有血瘀、积块,霍乱、肠鸣、频繁打嗝)
穴位:足三里、期门(向外刺二寸,不补不泻)。
解释:胸满伴有血瘀、积块,或出现霍乱、肠鸣、频繁打嗝时,可以针刺足三里和期门穴来缓解。
胁满(胁部胀满)
穴位:章门。
解释:胁部胀满时,可以针刺章门穴来缓解。
胁痛(胁部疼痛)
穴位:阳谷、腕骨、支沟、膈俞、申脉。
解释:胁部疼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缺盆肿(锁骨上窝肿胀)
穴位:太渊、商阳、足临泣。
解释:锁骨上窝肿胀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胁与脊引(胁部与脊柱牵连疼痛)
穴位:肝俞。
解释:胁部与脊柱牵连疼痛时,可以针刺肝俞穴来缓解。
背膊项急(背部、肩膊及颈部僵硬)
穴位:大椎。
解释:背部、肩膊及颈部僵硬时,可以针刺大椎穴来缓解。
腰背强直,不能动侧(腰背部强直,无法转动)
穴位:腰俞、肺俞。
解释:腰背部强直,无法转动时,可以针刺腰俞和肺俞穴来缓解。
腰脊痛楚(腰脊部疼痛)
穴位:委中、复溜。
解释:腰脊部疼痛时,可以针刺委中和复溜穴来缓解。
腰背伛偻(腰背部弯曲)
穴位:风池、肺俞。
解释:腰背部弯曲时,可以针刺风池和肺俞穴来缓解。
背拘急(背部拘急)
穴位:经渠。
解释:背部拘急时,可以针刺经渠穴来缓解。
肩背相引(肩背相互牵连疼痛)
穴位:二间、商阳、委中、昆仑。
解释:肩背相互牵连疼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偏胁背痛痹(胁部和背部偏侧疼痛、麻木)
穴位:鱼际、委中。
解释:胁部和背部偏侧疼痛、麻木时,可以针刺鱼际和委中穴来缓解。
背痛(背部疼痛)
穴位:经渠、丘墟、鱼际、昆仑、京骨。
解释:背部疼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脊膂强痛(脊柱两侧强痛)
穴位:委中。
解释:脊柱两侧强痛时,可以针刺委中穴来缓解。
腰背牵疼难转(腰背部牵拉疼痛,难以转动)
穴位:天牖、风池、合谷、昆仑、脊。
解释:腰背部牵拉疼痛,难以转动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内牵疼不能屈伸(内部牵拉疼痛,无法屈伸)
穴位:合谷、复溜、昆仑。
解释:内部牵拉疼痛,无法屈伸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脊强浑身痛,不能转侧(脊柱强直,全身疼痛,无法转动)
穴位:哑门。
解释:脊柱强直,全身疼痛,无法转动时,可以针刺哑门穴来缓解。
胸连胁痛(胸部牵连胁部疼痛)
穴位:期门(先针)、章门、丘墟、行间、涌泉。
解释:胸部牵连胁部疼痛时,可以先针刺期门穴,再针刺其他穴位来缓解。
肩痹痛(肩部麻木疼痛)
穴位:肩髎、天井、曲池、阳谷、关冲。
解释:肩部麻木疼痛时,可以针刺这些穴位来缓解。
总结
《针灸大成》卷八·胸背胁门详细列出了针对胸、背、胁部各种病症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缓解疼痛、胀满、拘急等症状。这些穴位大多位于手足、背部及胸腹部,是中医针灸治疗中常用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