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流注开阖(医学入门)
人每日一身周流六十六穴,每时周流五穴(除六原穴,乃过经之所)。相生相合者为开,则刺之。相克者为阖,则不刺。阳生阴死,阴生阳死。如甲木死于午,生于亥。乙木死于亥,生于午。丙火生于寅,死于酉。丁火生于酉,死于寅。戊土生于寅,死于酉。己土生于酉,死于寅。庚金生于巳,死于子。辛金生于子,死于巳。壬水生于申,死于卯。癸水生于卯,死于申。凡值生我我生,及相合者,乃气血生旺之时,故可辨虚实刺之。克我我克,及阖闭时穴,气血正直衰绝,非气行未至,则气行已过,误刺妄引邪气,坏乱真气,实实虚虚,其害非小。

白话文翻译:

《针灸大成》卷五·流注开阖(医学入门)中提到:

人每天全身的气血会循环流经六十六个穴位,每个时辰(两小时)气血会流经五个穴位(除去六个原穴,因为它们是气血经过的通道)。气血相生相合的时候称为“开”,这时可以进行针刺治疗。气血相克的时候称为“阖”,这时则不应针刺。阳气生时阴气死,阴气生时阳气死。例如:

  • 甲木在午时(11:00-13:00)死,在亥时(21:00-23:00)生。
  • 乙木在亥时死,在午时生。
  • 丙火在寅时(3:00-5:00)生,在酉时(17:00-19:00)死。
  • 丁火在酉时生,在寅时死。
  • 戊土在寅时生,在酉时死。
  • 己土在酉时生,在寅时死。
  • 庚金在巳时(9:00-11:00)生,在子时(23:00-1:00)死。
  • 辛金在子时生,在巳时死。
  • 壬水在申时(15:00-17:00)生,在卯时(5:00-7:00)死。
  • 癸水在卯时生,在申时死。

凡是遇到生我(五行相生)或我生(我生其他五行),以及相合(五行相合)的情况,是气血生旺的时候,这时可以辨别虚实并进行针刺。如果是克我(五行相克)或我克(我克其他五行),以及阖闭时的穴位,气血正处于衰绝状态,不是气血还未到达,就是气血已经过去,如果误刺,会引来邪气,扰乱真气,导致虚实错乱,危害不小。

解释: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针灸治疗中的“流注开阖”理论,即根据气血在身体中的循环规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针刺治疗。具体要点如下:

  1. 气血循环规律:每天气血会流经六十六个穴位,每个时辰流经五个穴位(除去六个原穴)。

  2. 开阖理论

    • :气血相生相合的时候,称为“开”,这时气血旺盛,适合进行针刺治疗。
    • :气血相克的时候,称为“阖”,这时气血衰绝,不适合针刺,否则可能引来邪气,扰乱真气。
  3. 五行生克关系:文中列举了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以及它们在一天中的生死时间。例如,甲木在午时死,在亥时生,意味着甲木的气血在午时衰绝,在亥时旺盛。

  4. 针刺时机:在气血生旺的时候(生我、我生、相合),可以辨别虚实并进行针刺。而在气血衰绝的时候(克我、我克、阖闭),则不宜针刺,否则可能导致虚实错乱,加重病情。

  5. 注意事项:在气血衰绝时误刺,可能会引来邪气,扰乱真气,导致虚实错乱,危害不小。

总结:

这段内容强调了针灸治疗中时间选择的重要性,根据气血的循环规律和五行的生克关系,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针刺,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同时避免误刺带来的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