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二经井穴(杨氏)
手太阴井:少商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
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刺同身寸之一分,行六阴之数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灸三壮。
手阳明井:商阳
人病气满,胸中紧痛,烦热,喘而不已息。斯乃以其脉自肩端入缺盆,络肺;其支别者从缺盆中直而上颈,故邪客于手阳明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手阳明大肠井穴商阳也,在手大指次指爪甲角。刺入一分,行六阴之数,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灸三壮。
足阳明井:厉兑
人病腹心闷,恶人火,闻响心惕,鼻衄唇喎,疟狂,足痛,气蛊,疮疥,齿寒。乃脉起于鼻交頞中,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侠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故邪客于足阳明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阳明胃经井厉兑,足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韭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食顷已。
足太阴井:隐白
人病尸厥暴死,脉犹如常人而动,然阴盛于上,则邪气重上,而邪气逆,阳气乱,五络闭塞,结而不通,故状若尸厥,身脉动,不知人事,邪客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络,此五络,命所关。
可初刺足太阴脾隐白,二刺足少阴肾涌泉,三刺足阳明胃厉兑,四刺手太阴肺少商,五刺手少阴心少冲,五井穴各二分,左右皆六阴数。不愈,刺神门;不愈,以竹管吹两耳,以指掩管口,勿泄气,必须极吹蹙,才脉络通,每极三度。甚者灸维会三壮。针前后各二分,泻二度,后再灸。
手少阴井:少冲
人病心痛烦渴,臂厥,胁肋疼,心中热闷,呆痴忘事,颠狂。斯乃以其脉起于心,支从心系侠喉咙,出向后腕骨之下,直从肺,行腋下臑内,循廉肘内通臂,循廉抵腕,直过神门脉,入少冲。
可刺手心经井少冲,手小指内侧交肉者如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右取左,若灸三炷,如麦大,不已,复刺神门穴。
手太阳井:少泽
人病颔肿,项强难顾,肩似拔,臑似折,肘臂疼,外廉痛。斯乃以其脉起小指,自少泽过前谷,上循臂内至肩入缺盆,向腋,络心间,循咽下膈,抵胃;支从缺盆上颈颊,至目锐眦入耳,复循颊入鼻雜,斜贯于颧,故邪客于太阳络,生是病。
可刺手小肠井少泽,小指外侧与肉相交如韭叶。刺一分,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若灸如小麦炷,三壮止。
足太阳井:至阴
人病头项肩背腰目疼,脊痛,痔疟,颠狂,目黄泪出,鼻流血。斯乃经之正者,从脑出,别下项;支别者,从膊内左右别下,又其络从上行,循眦上额,故邪客于足太阳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太阳膀胱井至阴,小指外侧韭叶。行六阴数,不已,刺金门五分,灸三壮;不已,刺申脉三分,如人行十里愈。有所坠,瘀血留腹内,满胀不得行,先以利药,次刺然谷前脉出血立已。不已,刺冲阳三分(胃之原)及大敦见血(肝之井)。
足少阴井:涌泉
人病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斯乃脉上贯肝膈,走于心内,故邪客于足少阴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阴肾井涌泉,足心中。刺三分,行六阴数,见血出,令人立饥欲食,左取右,素有此病,新发,刺五日愈,灸三壮。
手厥阴井:中冲
人病卒然心痛,掌中热,胸满膨,手挛臂痛,不能伸屈,腋下肿平,面赤目黄,善笑,心胸热,耳聋响。斯乃以其包络之脉,循胁过腋下,通臑内,至间使入劳宫,循经直入中冲;支别从掌循小指,过次指关冲,故邪客于手厥阴络,生是病。
可刺手厥阴心包井中冲,中指内端去甲韭叶。刺一分,行六阴数,左取右,如食顷已。若灸可三壮,如小麦炷。
手少阳井:关冲
人病耳聋痛,浑浑目疼,肘痛,脊间心后疼甚。斯乃以其脉上臂,贯臑外循肩上,交出少阳缺盆、膻中、膈内;支出颈项耳后,直入耳中;循遍目内眦,故邪气客于少阳之络,生是病。
可刺手少阳三焦井穴关冲也,手小指次指去爪甲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各一痏,右取左,如食顷已。如灸三壮不已,复刺少阳俞中渚穴。
足少阳井:窍阴
人病胸胁足痛,面滞,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多,颈项瘿瘤强硬,疟生寒热。乃脉支别者,从目锐下大迎,合手少阳抵项,下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交中贯膈,络肝胆,循胁,故邪客于足少阳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阳胆井窍阴,在次指与肉交者如韭叶许。刺一分,行六阴数,各一痏,左病右取,如食顷已。灸可三壮。
足厥阴井:大敦
人病卒疝暴痛,及腹绕脐上下急痛。斯乃肝络去内踝上五寸,别走少阳;其支别者,循胫上睪,结于茎,故邪客于足厥阴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大指端。行六阴数,左取右,素有此病,再发,刺之三日已。若灸者,可五壮止。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以下是《针灸大成》卷五·十二经井穴(杨氏)内容的翻译与解释:
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
病症:患者出现腹胀、咳嗽、喘促、缺盆(锁骨上窝)疼痛、心烦、手掌发热、肩背疼痛、咽喉肿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手太阴肺经的经脉循行于上膈肺中,横过腋下,穿过尺泽穴,最终进入少商穴。当邪气侵犯手太阴肺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少商穴,位于大拇指侧。针刺深度为一分(约0.3厘米),采用“六阴数”的针刺手法(即快速提插六次),左侧病症针刺右侧,右侧病症针刺左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也可以灸三壮(灸法的一种计量单位)。
手阳明大肠经井穴:商阳
病症:患者感到胸中气满、胸中紧痛、烦热、喘息不止。这是因为手阳明大肠经的经脉从肩端进入缺盆,络于肺;其分支从缺盆向上行至颈部。当邪气侵犯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商阳穴,位于食指指甲角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右侧病症针刺左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也可以灸三壮。
足阳明胃经井穴:厉兑
病症:患者出现腹心闷、怕火、听到响声时心惊、鼻出血、口唇歪斜、疟疾、狂躁、足痛、气蛊(腹部胀气)、疮疥、牙齿寒冷等症状。这是因为足阳明胃经的经脉起于鼻梁,下行至鼻外,进入上齿,环绕口唇,再下行至下颌,经过大迎穴、颊车穴,最终上行至耳前。当邪气侵犯足阳明胃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厉兑穴,位于第二脚趾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
足太阴脾经井穴:隐白
病症:患者出现尸厥(突然昏厥,脉搏如常但无意识)、阴气盛于上、邪气上逆、阳气紊乱、五络(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络)闭塞不通等症状。当邪气侵犯这五条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首先针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隐白穴,然后依次针刺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穴、足阳明胃经的厉兑穴、手太阴肺经的少商穴、手少阴心经的少冲穴,每个穴位针刺深度为二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如果无效,可以针刺神门穴;如果仍无效,可以用竹管吹两耳,用手指堵住管口,用力吹气,直到脉络通畅。严重的可以灸维会穴三壮。
手少阴心经井穴:少冲
病症:患者出现心痛、烦渴、臂厥(手臂麻木)、胁肋疼痛、心中热闷、呆痴、健忘、癫狂等症状。这是因为手少阴心经的经脉起于心,经过喉咙,下行至腕骨,最终进入少冲穴。当邪气侵犯手少阴心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少阴心经的井穴少冲穴,位于小指内侧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右侧病症针刺左侧。也可以灸三壮,如无效,再针刺神门穴。
手太阳小肠经井穴:少泽
病症:患者出现颔肿(下巴肿胀)、项强(颈部僵硬)、肩部疼痛、手臂疼痛、外侧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经脉起于小指,经过前谷穴,上行至肩部,最终进入少泽穴。当邪气侵犯手太阳小肠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太阳小肠经的井穴少泽穴,位于小指外侧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也可以灸三壮。
足太阳膀胱经井穴:至阴
病症:患者出现头项、肩背、腰部、眼睛疼痛,脊痛、痔疮、疟疾、癫狂、目黄、流泪、鼻出血等症状。这是因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脉从脑部下行至项部,分支从肩部下行,最终进入至阴穴。当邪气侵犯足太阳膀胱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足太阳膀胱经的井穴至阴穴,位于小指外侧指甲与肉交界处。采用“六阴数”手法,如无效,可以针刺金门穴五分,灸三壮;如仍无效,可以针刺申脉穴三分,约十分钟见效。如果患者因坠伤导致瘀血留于腹内,可以先服用利药,再针刺然谷穴前脉出血。
足少阴肾经井穴:涌泉
病症:患者出现突然心痛、胸胁胀满等症状。这是因为足少阴肾经的经脉上行至肝膈,最终进入涌泉穴。当邪气侵犯足少阴肾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泉穴,位于足心。针刺深度为三分,采用“六阴数”手法,见血出后,患者会感到饥饿。左侧病症针刺右侧,通常五日内见效。也可以灸三壮。
手厥阴心包经井穴:中冲
病症:患者出现突然心痛、掌中发热、胸满、手挛臂痛、腋下肿、面赤目黄、善笑、心胸热、耳聋等症状。这是因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经脉循行于胁下,经过腋下,最终进入中冲穴。当邪气侵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的井穴中冲穴,位于中指内侧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也可以灸三壮。
手少阳三焦经井穴:关冲
病症:患者出现耳聋、眼睛疼痛、肘痛、脊间心后疼痛等症状。这是因为手少阳三焦经的经脉上行至肩部,经过缺盆、膻中、膈内,最终进入关冲穴。当邪气侵犯手少阳三焦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手少阳三焦经的井穴关冲穴,位于无名指外侧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右侧病症针刺左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如无效,可以再针刺中渚穴。
足少阳胆经井穴:窍阴
病症:患者出现胸胁足痛、面滞、头目疼痛、缺盆腋肿、颈项瘿瘤、疟疾寒热等症状。这是因为足少阳胆经的经脉从目锐下大迎穴,经过项部、颊车、缺盆,最终进入窍阴穴。当邪气侵犯足少阳胆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足少阳胆经的井穴窍阴穴,位于第四脚趾指甲与肉交界处。针刺深度为一分,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针刺后约一顿饭的时间即可见效。也可以灸三壮。
足厥阴肝经井穴:大敦
病症:患者出现突然疝气、腹绕脐上下急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足厥阴肝经的经脉从内踝上行至睪丸,最终进入大敦穴。当邪气侵犯足厥阴肝经的络脉时,就会引发这些病症。
治疗方法:可以针刺足厥阴肝经的井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端。采用“六阴数”手法,左侧病症针刺右侧,通常三日内见效。也可以灸五壮。
总结
该内容详细介绍了十二经脉的井穴及其对应的病症和治疗方法。井穴是每条经脉的起点,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的作用。当邪气侵犯某条经脉的络脉时,可以通过针刺或灸法刺激相应的井穴来治疗疾病。针刺时通常采用“六阴数”手法,即快速提插六次,且左侧病症针刺右侧,右侧病症针刺左侧,体现了中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