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九宮歌
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八六为足,五十居中,寄于坤局。
《针灸大成》卷五中的“九宫歌”是一首描述古代九宫格的歌诀,九宫格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数理模型,常用于风水、占卜、医学等领域。以下是这段内容的翻译和解释:
白话文翻译:
“戴九履一”意思是九在上,一在下;
“左三右七”意思是三在左,七在右;
“二四为肩”意思是二和四分别位于左上和右上,像肩膀一样;
“八六为足”意思是八和六分别位于左下和右下,像脚一样;
“五十居中”意思是五和十位于中央;
“寄于坤局”意思是这些数字的排列方式与坤卦(八卦之一,代表地)的布局有关。
解释:
九宫格的结构:九宫格是一个3x3的方格,每个格子里填有1到9的数字,其中5位于中央。歌诀描述的是数字在九宫格中的位置。
- 上(戴):9
- 下(履):1
- 左:3
- 右:7
- 左上(肩):2
- 右上(肩):4
- 左下(足):8
- 右下(足):6
- 中央:5
- 上(戴):9
数字的象征意义:
- 在古代,数字不仅代表数量,还象征天地、阴阳、五行等概念。例如,5代表中央,象征土,是平衡和稳定的象征。
- 10在这里可能代表“虚数”或“补充”,表示中央的扩展或补充。
- 在古代,数字不仅代表数量,还象征天地、阴阳、五行等概念。例如,5代表中央,象征土,是平衡和稳定的象征。
坤局的含义:
- 坤卦是八卦之一,象征地、母性、柔顺等。歌诀中提到“寄于坤局”,说明九宫格的布局与坤卦的属性和象征意义有关,可能暗示这种布局与地的能量、稳定性和包容性有关。
- 坤卦是八卦之一,象征地、母性、柔顺等。歌诀中提到“寄于坤局”,说明九宫格的布局与坤卦的属性和象征意义有关,可能暗示这种布局与地的能量、稳定性和包容性有关。
在针灸中的应用:
- 在中医针灸中,九宫格可能被用来指导穴位的定位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九宫格的数理关系,针灸师可以寻找与人体经络、脏腑相对应的穴位,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 在中医针灸中,九宫格可能被用来指导穴位的定位或治疗方案的制定。通过九宫格的数理关系,针灸师可以寻找与人体经络、脏腑相对应的穴位,从而达到调和阴阳、治疗疾病的目的。
总结来说,这段“九宫歌”通过数字的排列和象征意义,揭示了古代九宫格的结构及其在医学(特别是针灸)中的应用,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天地、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