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刺法启玄歌(六言)
十二阴阳气血,凝滞全凭针焫,细推十干五行,谨按四时八节。
出入要知先后,开合慎毋妄别,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
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热。
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发明难素玄微,俯仰歧黄秘诀。
若能劳心劳力,必定愈明愈哲,譬如闭户造车,端正出门合辙。
倘逢志士细推,不是知音莫说,了却个中规模,便是医中俊杰。

白话文翻译:

《针灸大成》卷三·刺法启玄歌(六言)

人体的十二经脉和阴阳气血,如果凝滞不通,全靠针灸来疏通。要仔细推究十干(天干)和五行的关系,严格按照四时八节(四季和节气)的变化来施针。

针刺的进出要分清先后顺序,开合(针的提插)要谨慎,不能随意混淆。左手按准穴位,右手持针要稳准。

针刺荣脉时不要伤及卫气,针刺卫脉时不要伤及荣血。通过循经按摩和引导来调节,通过呼吸来调和寒热。

补法时要慢慢出针,泻法时要徐徐闭穴。要深入理解《难经》和《素问》中的玄妙微言,领悟岐伯和黄帝的秘诀。

如果能用心用力,必定会越来越明白,越来越智慧。就像闭门造车,只要做得端正,出门就能合辙(比喻做事只要方法正确,结果自然好)。

如果遇到有志之士,可以细细推敲,但如果不是知音,就不要多说。如果能掌握其中的规律,就是医中的俊杰。

解释:

  1. 十二阴阳气血:指人体的十二经脉,分为阴阳两类,气血在经脉中运行。
  2. 针焫:指针灸和艾灸,用于疏通经脉、调和气血。
  3. 十干五行: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用于解释自然界和人体的相互关系。
  4. 四时八节:四季(春、夏、秋、冬)和节气,指导针灸施治的时机。
  5. 出入先后:针刺的进针和出针的顺序。
  6. 开合慎毋妄别:针的提插要谨慎,不能随意混淆。
  7. 左手按穴分明,右手持针亲切:左手按准穴位,右手持针要稳准。
  8. 刺荣无伤卫气,刺卫无伤荣血:针刺时要注意不要伤及相应的气或血。
  9. 循扪引导之因,呼吸调和寒热:通过循经按摩和引导来调节,通过呼吸来调和寒热。
  10. 补即慢慢出针,泻即徐徐闭穴:补法时要慢慢出针,泻法时要徐徐闭穴。
  11. 难素玄微:指《难经》和《素问》中的玄妙微言。
  12. 岐黄秘诀:指岐伯和黄帝的医学秘诀。
  13. 闭户造车,端正出门合辙:比喻做事只要方法正确,结果自然好。
  14. 志士细推:遇到有志之士,可以细细推敲。
  15. 知音莫说:如果不是知音,就不要多说。
  16. 个中规模:指医学中的规律和方法。
  17. 医中俊杰:指医术高超的医生。

这首诗歌总结了针灸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强调了施针时要遵循自然规律,注重细节,深入理解经典,用心用力,才能成为医术高超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