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虫鱼部·蜚廉
味咸寒。
主血淤,(《御览》引云逐下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生川泽。
《吴普》曰:蜚廉虫。神农黄帝云:治妇人寒热(《御览》)。
《名医》曰:生晋阳及人家屋间,立秋采。
案《说文》云:蜰,卢蜰也,蜚、臭虫,负蠜也,蠜、目蠜也。《广雅》云:飞蜰,飞蠊也。《尔雅》云:蜚,蜰.郭璞云:即负盘臭虫。《唐本》注云:汉中人食之下气,名曰石美,一名卢蜰,一石负盘,旧作蠊,据刑昺疏引此作廉。
白话文翻译:
蜚廉
味道:咸,性寒。
主治:血瘀(《御览》引述说可以逐下血),症坚(指肿块、硬块),寒热交替,破除积聚(指体内的肿块或积聚物),咽喉痹痛,内寒,不孕。生长在川泽地带。
《吴普》说:蜚廉是一种虫。神农和黄帝认为它可以治疗妇女的寒热症状(《御览》)。
《名医》说:蜚廉生长在晋阳地区以及人家屋间,立秋时采集。
《说文》解释:蜰,即卢蜰,蜚是一种臭虫,负蠜也是它的别称,蠜则是目蠜。《广雅》说:飞蜰就是飞蠊。《尔雅》说:蜚就是蜰。郭璞解释说:蜚就是负盘臭虫。《唐本》注解说:汉中地区的人食用蜚廉来下气,称它为石美,又名卢蜰、石负盘。旧时写作“蠊”,但根据刑昺的疏引,这里写作“廉”。
解释:
- 蜚廉:一种虫类,可能属于臭虫类,具有药用价值。
- 味道与性质:味道咸,性寒。中医认为咸味能软坚散结,寒性可以清热。
- 主治:
- 血瘀:可以活血化瘀,治疗因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 症坚:指体内的肿块或硬块,蜚廉可以帮助消散这些积聚物。
- 寒热:可以治疗寒热交替的症状,即忽冷忽热的病症。
- 积聚:指体内的肿块或积聚物,蜚廉可以帮助破除这些积聚。
- 咽喉痹痛:可以治疗咽喉部位的痹痛。
- 内寒:可以治疗体内寒气过盛的症状。
- 不孕:可以治疗因内寒或血瘀引起的不孕症。
- 血瘀:可以活血化瘀,治疗因血瘀引起的各种症状。
- 生长环境:蜚廉生长在川泽地带,也有人家屋间。
- 采集时间:立秋时采集。
- 其他名称:蜚廉还有其他名称,如卢蜰、石美、负盘等。
- 食用:汉中地区的人食用蜚廉来下气,说明它也可以作为食物使用。
总结:
蜚廉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虫类,主要用于治疗血瘀、肿块、寒热交替、咽喉痹痛、内寒和不孕等症状。它生长在川泽地带和人家屋间,立秋时采集。在中医理论中,蜚廉的咸味和寒性使其具有软坚散结、清热化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