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虫鱼部·乌贼鱼骨
味咸微温。
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无子。生池泽。
《名医》曰:生东海,取无时。
案《说文》云:鲗、鸟鲗,鱼名,或作鲫,左思赋,有乌贼。刘逵注云:乌贼鱼,腹中有墨。陶宏景云:此是(暴鸟)乌所化作,今其口脚具存,犹相似尔。
白话文翻译:
乌贼鱼骨,味道咸,性质微温。主要治疗女性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过少、经血闭塞、外阴溃疡、肿痛、寒热交替、腹部肿块、不孕等症状。乌贼鱼骨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
《名医》中提到:乌贼鱼骨产于东海,采集时间没有限制。
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乌贼鱼是一种鱼类,有时也被称为鲫鱼。左思的赋文中提到了乌贼。刘逵注释说,乌贼鱼的腹部有墨汁。陶宏景则认为,乌贼是由某种鸟类变化而来的,现在它的口和脚仍然存在,与鸟类相似。
解释:
- 药性:乌贼鱼骨味咸,性微温。咸味通常与软坚散结、润下作用相关,微温则有助于温通经络、散寒止痛。
- 主治:主要用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经血过多或过少、经血闭塞、外阴溃疡、肿痛等。此外,还可用于治疗寒热交替、腹部肿块和不孕等症状。
- 生长环境:乌贼鱼骨生长在池塘和湖泊中,说明它是一种水生生物。
- 产地与采集:据《名医》记载,乌贼鱼骨产于东海,采集时间没有限制,说明它在不同季节都可以采集。
- 历史记载:《说文解字》和左思的赋文都提到了乌贼鱼,说明它在古代就已经被人们所熟知。刘逵和陶宏景的注释则进一步解释了乌贼鱼的特点和可能的来源。
总结:
乌贼鱼骨在中医中被认为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妇科疾病的治疗。它的药性温和,适用于多种症状,且采集方便,因此在古代医学中被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