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草部·藁本
味辛温。
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说颜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微茎,生崇山,正月二月采根暴干,三十日成。
案《广雅》云:山芷蔚香,藁本也。《管子·地员篇》云:五臭畴生藁本。《荀子·大略篇》云:兰芷藁本,浙于蜜醴,一佩易之。樊光注《尔雅》云:藁本一名麋芜,根名靳芷,归作藁,非。

白话文翻译:

中品·草部·藁本

藁本的味道辛辣,性质温和。

主要治疗妇女的疝气和瘕聚(腹部肿块),阴部寒凉引起的肿痛,腹部急痛,能够祛除风邪引起的头痛,促进肌肤生长,使面色红润。藁本还有一个名字叫“鬼卿”,另一个名字叫“地新”。它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别录》中提到:藁本还有一个名字叫“微茎”,生长在崇山,正月和二月时采集其根,晒干,三十天后即可使用。

《广雅》中记载:山芷蔚香,就是藁本。《管子·地员篇》中提到:五种气味中,藁本是其中之一。《荀子·大略篇》中提到:兰芷和藁本,经过蜜醴的浸泡,佩戴在身上可以辟邪。樊光在注解《尔雅》时说:藁本还有一个名字叫“麋芜”,其根名叫“靳芷”,但有些人将其写作“藁”,这是错误的。

解释:

  1. 性味与功效:藁本性味辛温,主要作用于妇科疾病,如疝气、瘕聚(腹部肿块)、阴部寒凉引起的肿痛等。此外,它还能祛风止痛,特别是风邪引起的头痛,同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能促进肌肤生长,使面色红润。

  2. 别名:藁本有多个别名,如“鬼卿”、“地新”、“微茎”等,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使用和称呼。

  3. 生长环境与采集:藁本生长在山谷中,最佳采集时间是正月和二月,采集其根部,晒干后使用。

  4. 历史文献记载:藁本在古代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如《广雅》、《管子》、《荀子》等,说明它在古代医学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

  5. 误用与纠正:樊光在注解《尔雅》时指出,有些人将藁本写作“藁”,这是错误的,正确的写法应为“藁本”。

总结:

藁本是一种具有辛温性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风邪引起的头痛,同时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它在古代医学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有多个别名。采集时应注意其生长环境和时间,使用时需注意正确的名称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