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品·兽部·羚羊角
味咸寒。
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生川谷。
《名医》曰: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
案《说文》云:羚大羊而细角。《广雅》云:美皮冷角。《尔雅》云:羚大羊。郭璞云:羚羊似羊而大,角园锐,好在山崖间。陶宏景云:《尔雅》名羱羊。据《说文》云:苋山羊细角也。《尔雅》云:羱如羊。郭璞云:羱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苋即羱正字,然本经羚字,实羚字俗写,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引本草作羚。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原文
中品·兽部·羚羊角
味咸寒。
主明目,益气起阴,去恶血注下,辟蛊毒恶鬼不祥,安心气,常不厌寐。生川谷。
《名医》曰: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
案《说文》云:羚大羊而细角。《广雅》云:美皮冷角。《尔雅》云:羚大羊。郭璞云:羚羊似羊而大,角园锐,好在山崖间。陶宏景云:《尔雅》名羱羊。据《说文》云:苋山羊细角也。《尔雅》云:羱如羊。郭璞云:羱似吴羊而大角,角椭,出西方,苋即羱正字,然本经羚字,实羚字俗写,当以羚为是《尔雅》释文,引本草作羚。

白话文翻译

中品·兽部·羚羊角
羚羊角的味道咸,性寒。
主要功效是明目,补益气血,滋阴,消除体内恶血,止泻,驱除蛊毒、恶鬼等不祥之物,安定心神,使人不易感到疲倦,保持良好的睡眠。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
《名医》说:羚羊角生长在石城和华阴山,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
《说文解字》说:羚羊是一种大羊,角细长。《广雅》说:羚羊的皮很美,角冷。《尔雅》说:羚羊是一种大羊。郭璞解释说:羚羊像羊但体型更大,角圆而尖锐,喜欢生活在山崖之间。陶弘景说:《尔雅》中称之为羱羊。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苋山羊是一种角细的山羊。《尔雅》说:羱羊像羊。郭璞解释说:羱羊像吴羊但角更大,角呈椭圆形,产自西方。苋字实际上是羱的正字,但《神农本草经》中的“羚”字实际上是“羚”字的俗写,应该以“羚”字为准。《尔雅》的释文中引用了《本草》中的“羚”字。

解释

  1. 性味与功效

    • 味咸寒:羚羊角味道咸,性寒。咸味有软坚散结的作用,寒性则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 主明目:羚羊角有助于改善视力,明目。
    • 益气起阴:补益气血,滋阴,增强体质。
    • 去恶血注下:消除体内的恶血,止泻。
    • 辟蛊毒恶鬼不祥:驱除蛊毒、恶鬼等不祥之物,具有辟邪的作用。
    • 安心气,常不厌寐:安定心神,使人不易感到疲倦,保持良好的睡眠。
  2. 生长环境与采集

    • 生川谷:羚羊角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
    • 生石城及华阴山,采无时:羚羊角生长在石城和华阴山,采集没有固定的时间。
  3. 文献考证

    • 《说文解字》:羚羊是一种大羊,角细长。
    • 《广雅》:羚羊的皮很美,角冷。
    • 《尔雅》:羚羊是一种大羊。郭璞进一步解释羚羊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 陶弘景:认为《尔雅》中的“羱羊”就是羚羊。
    • 《说文解字》:苋山羊是一种角细的山羊。
    • 《尔雅》:羱羊像羊。郭璞解释羱羊的形态和产地。
    • 字义考证:苋字是羱的正字,但《神农本草经》中的“羚”字是俗写,应以“羚”字为准。

总结
羚羊角在中医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明目、补气血、滋阴、消除恶血、止泻、辟邪、安神等功效。其生长环境主要在山川河谷地带,采集时间不固定。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考证,可以确认羚羊角的形态、习性和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