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草部·蜀漆
味辛平。
主疟及咳逆,寒热,腹中症坚,痞结,积聚邪气,蛊毒,鬼注(旧作,《御览》作蛀)。生川谷。
《吴普》曰:蜀漆叶,一名恒山,神农岐伯雷公辛有毒,黄帝辛,一经酸,如漆叶蓝青相似,五月采(《御览》)。
《名医》曰:生江陵山,及蜀汉中常山,苗也,五月采叶,阴干。
案《广雅》云:恒山蜀漆也。《范子计然》云:蜀漆出蜀郡。

白话文翻译:

蜀漆
- 味道:辛、平。
- 主要功效:治疗疟疾、咳嗽、寒热交替、腹中肿块、痞结、积聚的邪气、蛊毒、鬼注(旧作《御览》作蛀)。
- 生长环境:生长在川谷地区。

《吴普》记载:蜀漆叶,又名恒山。神农、岐伯、雷公认为它味辛、有毒;黄帝认为它味辛,另一种说法是味酸。蜀漆叶的形状像漆叶和蓝青,五月采摘(《御览》)。

《名医》记载:蜀漆生长在江陵山和蜀汉中的常山,是常山的苗,五月采摘叶子,阴干。

《广雅》记载:恒山就是蜀漆。
《范子计然》记载:蜀漆产自蜀郡。

解释:

  1. 蜀漆:一种中药材,属于草部,主要生长在川谷地区。
  2. 味道:辛、平,意味着它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但性质平和。
  3. 主要功效
    • 疟疾:蜀漆可以治疗疟疾,即由疟原虫引起的周期性发热疾病。
    • 咳嗽:对咳嗽有疗效。
    • 寒热交替:治疗寒热交替的症状,常见于疟疾或其他感染性疾病。
    • 腹中肿块、痞结、积聚的邪气:治疗腹中的肿块、痞结(即气滞血瘀引起的肿块)和积聚的邪气。
    • 蛊毒、鬼注:古代认为的由毒虫或邪气引起的疾病。
  4. 生长环境:蜀漆主要生长在川谷地区,如江陵山和蜀汉中的常山。
  5. 采摘与处理:五月采摘叶子,阴干后使用。
  6. 别名:蜀漆也被称为恒山,产自蜀郡。

总结:

蜀漆是一种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疟疾、咳嗽、寒热交替、腹中肿块等病症。它生长在川谷地区,五月采摘叶子,阴干后使用。在古代医学中,蜀漆被认为具有辛、平的性质,能够驱邪解毒,治疗多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