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草部·石长生
味咸微寒。
主寒热,恶创,火热,辟鬼气不祥(《御览》作辟恶气,不祥,鬼毒)。一名丹草(《御览》引云:丹沙草)。生山谷。
《吴普》曰:石长生,神农苦,雷公辛,一经甘,生咸阳(《御览》)。
《名医》曰:生咸阳。

白话文翻译:

石长生,味道咸,性微寒。
主要治疗寒热症状、恶疮、火热病症,能够驱除不祥的鬼气(《御览》中记载为驱除恶气、不祥之气、鬼毒)。别名为丹草(《御览》引述为丹沙草)。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记载:石长生,神农认为它味苦,雷公认为它味辛,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它味甘,生长在咸阳(《御览》)。
《名医》记载:生长在咸阳。

解释:

  1. 性味与功效

    • 味咸,性微寒:石长生具有咸味和微寒的性质。咸味通常与软坚散结、润下等功效相关,而微寒则表明它具有清热、凉血的特性。
    • 主治
      • 寒热:指身体忽冷忽热的症状,常见于外感病或某些内伤疾病。
      • 恶创:指严重的疮疡或伤口,石长生可能有助于治疗这些病症。
      • 火热:指体内火热过盛的症状,如高热、烦躁等,石长生可以清热降火。
      • 辟鬼气不祥:古代认为某些疾病或灾祸是由“鬼气”或“不祥之气”引起的,石长生被认为能够驱除这些邪气,具有辟邪的作用。
  2. 别名

    • 丹草:石长生的另一个名称,可能与其外观或功效有关。
  3. 生长环境

    • 生山谷:石长生通常生长在山谷中,这表明它可能是一种野生植物,生长在自然环境较为幽深的地方。
  4. 不同医家的观点

    • 神农:认为石长生味苦,苦味通常与清热、燥湿等功效相关。
    • 雷公:认为石长生味辛,辛味通常与发散、行气等功效相关。
    • 另一种说法:认为石长生味甘,甘味通常与补益、和中、缓急等功效相关。
    • 生长地:石长生主要生长在咸阳,这是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可能与该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有关。

总结:

石长生是一种具有咸味和微寒性质的中草药,主要用于治疗寒热、恶疮、火热等症状,并具有驱邪辟秽的功效。它生长在山谷中,不同医家对其性味有不同的看法,但总体上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驱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