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玉石部·石灰
味辛温。
主疽疡疥搔,热气,恶创,癞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一名恶疢.生山谷。
《名医》曰:一名希疢,生中山。
按恶灰,疑当为垩灰,希、石、声之缓急。
白话文翻译
石灰,味道辛辣,性温。
主要治疗疽疡、疥疮、瘙痒、发热、恶疮、癞疾、死肌、眉毛脱落,能杀死痔疮中的寄生虫,去除黑痣和息肉。又名恶疢。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中提到,石灰又叫希疢,生长在中山。
按:恶灰,可能应该写作垩灰,希和石是发音的缓急变化。
解释
性味:石灰的味道辛辣,性温。辛辣通常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而温性则有助于驱寒、温通。
主治:
- 疽疡:指皮肤上的疮疡,尤其是深部的脓肿。
- 疥搔:疥疮引起的瘙痒。
- 热气:体内的热毒或外感热邪。
- 恶创:严重的疮疡或伤口。
- 癞疾:一种皮肤病,可能指麻风病。
- 死肌:坏死的肌肉组织。
- 堕眉:眉毛脱落。
- 杀痔虫:杀死痔疮中的寄生虫。
- 去黑子息肉:去除皮肤上的黑痣和息肉。
- 疽疡:指皮肤上的疮疡,尤其是深部的脓肿。
别名:石灰在古代有不同的名称,如“恶疢”和“希疢”。
产地:石灰生长在山谷中,尤其是中山地区。
文字考据:文中提到“恶灰”可能是“垩灰”的误写,而“希”和“石”可能是发音上的缓急变化。
总结
《神农本草经》中的这段内容详细描述了石灰的性味、主治功效以及别名和产地。石灰在古代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皮肤疾病和外科病症,具有杀菌、去腐、生肌等作用。同时,文中也涉及了一些文字考据,反映了古代医籍在传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字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