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木部·梓白皮
味苦寒。
主热,去三虫,叶捣传猪创,饲猪肥大三倍,生山谷。
《名医》曰:生河内。
案《说文》云:梓,楸也,或作榟,椅梓也,楸,梓也,槚,楸也。《尔雅》云:槐小叶曰榎.郭璞云:槐为楸楸,当细叶者为榎,又大而榎,楸。郭璞云:老乃皮粗,皵者为楸,又椅梓。郭璞云:即楸。《毛诗》云椅,桐梓漆,《传》云椅,梓属。陆玑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曰梓,梓实,桐皮,曰椅。

白话文翻译:

下品·木部·梓白皮
味道苦,性寒。
主要功效是清热,去除寄生虫。叶子捣碎后外敷可以治疗猪的创伤,喂猪吃可以使猪长得更加肥大,甚至比平常大三倍。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说:梓白皮生长在河内地区。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梓就是楸,有时也写作“榟”。椅也是梓的一种,楸也是梓的一种,槚也是楸的一种。《尔雅》中提到:槐树的小叶子叫做榎。郭璞解释说:槐树就是楸树,叶子细小的叫榎,而叶子大且粗糙的叫楸。郭璞还说:椅就是楸。《毛诗》中提到椅、桐、梓、漆,《传》解释说:椅是梓的一种。陆玑说:梓是楸的一种,纹理疏松,颜色白,结子的叫梓,梓的果实和桐树的皮叫椅。

解释:

  1. 梓白皮的性味与功效
    梓白皮味苦,性寒,具有清热、驱虫的功效。苦寒的药物通常用于清热解毒,梓白皮也不例外。此外,它的叶子外敷可以治疗猪的创伤,内服则能促进猪的生长,使其更加肥大。

  2. 梓白皮的生长环境
    梓白皮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尤其是河内地区(今河南一带)。

  3. 梓与楸的关系
    根据古代文献,梓和楸是同一类植物,只是名称不同。梓、楸、椅、榎、槚等名称在古籍中常被混用或互换,具体指的是同一类或相近的植物。梓的叶子较疏松,颜色白,结子的叫梓,果实和桐树的皮叫椅。

  4. 古代文献中的记载
    《说文解字》《尔雅》《毛诗》等古籍中都有关于梓、楸、椅等植物的记载,说明这些植物在古代已经被广泛认知和使用。郭璞和陆玑等学者对这些植物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帮助后人更好地理解它们的分类和特性。

总结来说,梓白皮是一种具有清热、驱虫功效的中药材,叶子还可以用于治疗猪的创伤和促进其生长。古代文献中对梓、楸等植物的记载反映了古人对这些植物的认知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