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品·兽部·麋脂
味辛温。
主痈肿,恶创,死肌,寒风,湿痹,四肢拘缓不收,风头,肿气,通凑理。一名官脂。生山谷。
《名医》曰:生南山及淮海边,十月取。
案《说文》云:麋,鹿属,冬至解其角。汉书云:刘向以为麋之为言迷也。盖牝兽之淫者也。
白话文翻译:
麋脂,味道辛辣,性质温和。主要治疗痈肿、恶疮、坏死的肌肉、寒风、湿痹、四肢拘挛无法自如活动、头痛、肿气,能够疏通腠理(皮肤的纹理和毛孔)。麋脂又被称为“官脂”。它生长在山谷中。
《名医》记载:麋脂生长在南山和淮海一带,十月时采集。
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麋属于鹿类,冬至时鹿角会脱落。《汉书》中提到:刘向认为“麋”字有“迷”的意思,指的是雌性动物中较为淫荡的一种。
解释:
麋脂的性味与功效:
- 味辛温:麋脂的味道辛辣,性质温和。辛味通常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温性则有助于驱寒、通络。
- 主痈肿,恶创,死肌:麋脂可以治疗痈肿(化脓性炎症)、恶疮(严重的皮肤溃疡)以及坏死的肌肉组织。
- 寒风,湿痹:麋脂能够缓解因寒风和湿气引起的痹症(关节疼痛、麻木等症状)。
- 四肢拘缓不收:治疗四肢拘挛、无法自如活动的症状。
- 风头,肿气:缓解头痛和因风气引起的肿胀。
- 通凑理:疏通腠理,即促进皮肤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 味辛温:麋脂的味道辛辣,性质温和。辛味通常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温性则有助于驱寒、通络。
别名与产地:
- 官脂:麋脂的另一个名称。
- 生山谷:麋脂主要生长在山谷中。
- 生南山及淮海边,十月取:根据《名医》记载,麋脂生长在南山和淮海一带,最佳采集时间是十月。
- 官脂:麋脂的另一个名称。
麋的生物学与文化意义:
- 麋属鹿类,冬至解其角:麋是鹿的一种,冬至时鹿角会自然脱落。
- 刘向认为“麋”有“迷”的意思:在汉代,刘向认为“麋”字暗含“迷惑”之意,可能指麋在交配季节的行为较为放纵,象征雌性动物的淫荡特性。
- 麋属鹿类,冬至解其角:麋是鹿的一种,冬至时鹿角会自然脱落。
总结:
麋脂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温辛的性质,主要用于治疗痈肿、恶疮、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等症状。它生长在山谷和淮海一带,十月采集效果最佳。古代文献还提到麋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文化中的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