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蘼芜
味辛温。
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薇芜。生川泽。
《吴普》曰:蘼芜,一名芎?(《御览》)。
《名医》曰:一名茳蓠,芎?苗也,生雍州及冤句,四月五月,采叶暴干。
案《说文》云:蘪,蘪芜也,蓠,茳蓠,蓠芜;《尔雅》云:靳茞蘪芜;郭璞云:香草,叶小如委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司马相如赋》,有江离蘪芜;司马贞引樊光云:藁本,一名蘪芜,根名勒芷。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原文:
[ 上品·草部·蘼芜
味辛温。
主咳逆,定惊气,辟邪恶,除蛊毒鬼注,去三虫,久服通神。一名薇芜。生川泽。
《吴普》曰:蘼芜,一名芎?(《御览》)。
《名医》曰:一名茳蓠,芎?苗也,生雍州及冤句,四月五月,采叶暴干。
案《说文》云:蘪,蘪芜也,蓠,茳蓠,蓠芜;《尔雅》云:靳茞蘪芜;郭璞云:香草,叶小如委状;《淮南子》云:似蛇床;《山海经》云:臭如蘪芜,《司马相如赋》,有江离蘪芜;司马贞引樊光云:藁本,一名蘪芜,根名勒芷。]
白话文翻译与解释:
蘼芜(Mí Wú),在《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属于草部。它的味道辛辣,性质温和。
主要功效:
- 治疗咳嗽和逆气:蘼芜有助于缓解咳嗽和呼吸不畅的症状。
- 安定惊气:能够平息因惊吓或情绪波动引起的不适。
- 辟除邪恶:传统上认为蘼芜有驱邪的作用。
- 消除蛊毒和鬼注:蛊毒和鬼注是古代中医中的一些病因概念,蘼芜被认为能够治疗这些病症。
- 驱除三虫:三虫指的是人体内的寄生虫,蘼芜有助于驱虫。
- 长期服用可通神:长期服用蘼芜,据说可以达到通神的境界,即精神清明、身体康健。
别名:
- 薇芜:蘼芜的另一个名字。
生长环境:
- 蘼芜生长在河流和沼泽地带。
其他文献记载:
- 《吴普》:蘼芜又被称为“芎?”。
- 《名医》:蘼芜的另一个名字是“茳蓠”,是芎?的幼苗。它生长在雍州和冤句地区,采摘时间在四月和五月,采摘后需将叶子晒干。
- 《说文》:蘪芜是一种香草,茳蓠也是蘪芜的一种。
- 《尔雅》:蘪芜也被称为“靳茞蘪芜”。
- 郭璞:蘪芜的叶子小而柔软。
- 《淮南子》:蘪芜的外观类似于蛇床。
- 《山海经》:蘪芜的气味有些臭。
- 司马相如赋:提到了“江离蘪芜”。
- 司马贞引樊光:藁本(一种植物)也被称为蘪芜,其根部被称为“勒芷”。
总结:
蘼芜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尤其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驱虫和安定情绪方面有显著效果。它的生长环境、采摘时间和处理方法在古代文献中都有详细记载。蘼芜的别名和在不同文献中的描述也反映了其在古代医药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