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术
味苦温。
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艺文类聚引作山筋),生山谷。
《吴普》曰:术,一名山连,一名山芥,一名天苏,一名山姜(艺文类聚)。
《名医》曰:一名山姜,一名山连,生郑山,汉中,南郑,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根暴干。
案《说文》云:术,山蓟也;《广雅》云:山姜,术也,白术,牡丹也;《中山经》云:首山草多术;郭璞云:术,山蓟也;《尔雅》云:术,山蓟;郭璞云:今术似蓟,而生山中;《范子计然》云:术出三辅,黄白色者善;《列仙传》云:涓子好饵术;《抱朴子·仙药》云:术一名山蓟,一名山精,故神药经曰:必欲长生,长服山精。
白话文翻译:
术,味道苦,性温。
主要治疗风寒湿痹、肌肉坏死、痉挛、黄疸,能止汗、清热、助消化,可煎煮服用。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盈、延年益寿,不易感到饥饿。
术的别名有“山蓟”(在《艺文类聚》中也被称为“山筋”),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记载:术的别名还有“山连”、“山芥”、“天苏”、“山姜”(见于《艺文类聚》)。
《名医》记载:术的别名有“山姜”、“山连”,生长在郑山、汉中、南郑等地。在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集其根,晒干备用。
《说文解字》解释:术,就是山蓟。
《广雅》解释:山姜就是术,白术则是牡丹。
《中山经》记载:首山的草中多术。
郭璞注释:术,就是山蓟。
《尔雅》解释:术,就是山蓟。
郭璞注释:现今的术像蓟,但生长在山中。
《范子计然》记载:术产自三辅地区,黄白色的术品质最好。
《列仙传》记载:涓子喜欢服用术。
《抱朴子·仙药》记载:术的别名有“山蓟”、“山精”,因此《神药经》中说:想要长生,必须长期服用山精。
解释:
术的性味与功效:
术味苦,性温,具有祛风寒、除湿痹、止汗、清热、助消化的功效。它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麻木等)、肌肉坏死、痉挛、黄疸等病症。此外,长期服用术还能使身体轻盈、延年益寿,并减少饥饿感。术的别名:
术在不同文献中有多个别名,如“山蓟”、“山筋”、“山连”、“山芥”、“天苏”、“山姜”、“山精”等。这些别名反映了古代对术的不同认知和称呼。术的生长环境与采集:
术主要生长在山谷中,尤其以郑山、汉中、南郑等地为佳。采集时间通常在二月、三月、八月、九月,采集后将其根晒干备用。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术在古代被视为一种重要的药材,尤其在道家文化中,术被认为是“山精”,具有长生不老的功效。因此,术在《列仙传》、《抱朴子》等道家文献中多次被提及,成为修道者追求长生的重要药材。术的品种与品质:
根据《范子计然》的记载,术的品质以黄白色为佳,且产自三辅地区(今陕西一带)的术品质最好。
总结:
术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中药材,尤其在治疗风寒湿痹、止汗、清热、助消化等方面有显著效果。它在古代不仅被广泛用于医疗,还被道家视为追求长生的重要药材。术的别名众多,反映了古代对其不同角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