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女萎
味甘平。
主中风暴热,不能动摇,跌筋结肉,诸不足。久服,去面黑皯,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生山谷。
《吴普》曰:女萎一名葳蕤,一名玉马,一名地节,一名虫蝉,一名乌萎,一名荧,一名玉竹,神农苦,一经甘,桐君雷公扁鹊甘无毒,黄帝辛,生太山山谷,叶青黄相值如姜,二月七月采,治中风暴热,久服轻身(《御览》),一名左眄,久服轻身耐老(同上)。
《名医》曰:一名荧,一名地节,一名玉竹,一名马熏,生太山及邱陵,立春后采,阴干。
案《尔雅》云:荧委萎;郭璞云:药草也,叶似竹,大者如箭,竿,有节,叶狭而长,表白裹青,根大如指,长一二尺,可啖;陶宏景云:按本经有女萎,无萎蕤,别录有萎蕤,而为用正同,疑女萎即萎蕤也,惟名异耳;陈藏器云:魏志樊阿传,青粘,一名黄芝,一名地节,此即萎蕤。

白话文翻译:

女萎
味道甘甜,性平。
主治中风导致的暴热、身体不能活动、筋骨损伤、肌肉结块,以及各种身体虚弱症状。长期服用,可以去除面部黑斑,使肤色变好,皮肤润泽,身体轻盈,延缓衰老。生长在山谷中。

《吴普》记载:女萎又名葳蕤、玉马、地节、虫蝉、乌萎、荧、玉竹。神农认为它味苦,但另一种说法认为它味甘。桐君、雷公、扁鹊认为它味甘且无毒,黄帝认为它味辛。生长在太山的山谷中,叶子青黄相间,形状像姜叶。二月和七月采摘,用于治疗中风导致的暴热。长期服用可以使身体轻盈(《御览》)。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左眄,长期服用可以延缓衰老(同上)。

《名医》记载:女萎又名荧、地节、玉竹、马熏,生长在太山和丘陵地带。立春后采摘,阴干保存。

《尔雅》记载:荧就是委萎。郭璞解释说:这是一种药草,叶子像竹子,大的像箭竿,有节,叶子狭长,表面白色,里面青色。根部像手指一样粗,长一、二尺,可以食用。陶宏景说:按《本经》有女萎,没有萎蕤,《别录》有萎蕤,且用途相同,怀疑女萎就是萎蕤,只是名字不同。陈藏器说:《魏志·樊阿传》中提到,青粘又名黄芝、地节,这就是萎蕤。

解释:

  1. 女萎的基本信息

    • 女萎是一种草药,味道甘甜,性平,生长在山谷中。它有许多别名,如葳蕤、玉竹、地节等,说明它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有不同的称呼。
  2. 主治功效

    • 女萎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导致的暴热、身体活动受限、筋骨损伤、肌肉结块等症状。它还可以改善身体虚弱,长期服用能够美容养颜,去除面部黑斑,使皮肤润泽,身体轻盈,延缓衰老。
  3. 采摘与保存

    • 女萎在二月和七月采摘,立春后采摘后阴干保存。
  4. 植物特征

    • 女萎的叶子像竹子,大的像箭竿,有节,叶子狭长,表面白色,里面青色。根部像手指一样粗,长一、二尺,可以食用。
  5. 文献考证

    • 不同文献对女萎的记载略有差异,但基本认为女萎和萎蕤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名字不同。

总结:

女萎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的草药,主要用于治疗中风、筋骨损伤、身体虚弱等症状,长期服用还有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效果。它在古代文献中有多个别名,说明其在不同地区或文献中的使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