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草部·别羁
味苦微温。
主风寒湿痹,身重,四肢疼酸,寒邪,历节痛。生川谷(旧在《唐本草》中无毒,今增)。
《名医》曰:一名别枝,一名别骑,一名鳖羁,生蓝田,二月八月采;案陶宏景云:方家时有用处,今俗亦绝耳。

白话文翻译:

《神农本草经》上品·草部·别羁
味道苦,性微温。
主要治疗风寒湿痹,身体沉重,四肢酸痛,寒邪侵袭,以及关节疼痛。生长在山川河谷中(旧版《唐本草》中记载无毒,现新增内容)。
《名医别录》中提到:别羁又名别枝、别骑、鳖羁,生长在蓝田,通常在二月和八月采集。陶宏景(南朝著名医学家)说:方剂中有时会用到它,但现在民间已经很少见了。

解释:

  1. 性味与功效

    • 味苦,性微温:苦味通常具有清热、燥湿、泻火的作用,微温则有助于驱散寒邪。
    • 主治风寒湿痹,身重,四肢疼酸,寒邪,历节痛:别羁主要用于治疗因风寒湿邪侵袭引起的关节疼痛、身体沉重、四肢酸痛等症状,尤其适用于寒邪导致的关节疼痛(历节痛)。
  2. 生长环境与采集

    • 生川谷:别羁生长在山川河谷地带。
    • 二月八月采:通常在农历二月和八月采集,这两个时间点可能是药材药效最佳的时候。
  3. 别名与历史记载

    • 别名:别羁有多个别名,如别枝、别骑、鳖羁,反映了不同地区或医家对其的称呼。
    • 历史记载:陶宏景提到,别羁在古代方剂中有时会被使用,但到了他所在的时代,民间已经很少见到这种药材了。
  4. 毒性

    • 旧在《唐本草》中无毒,今增:旧版《唐本草》认为别羁无毒,而新版可能对其进行了补充或修订。

总结:

别羁是一种具有驱寒、祛湿、止痛作用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和身体不适。它生长在山川河谷中,通常在二月和八月采集。虽然古代医家曾使用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药材在民间已经变得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