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果部·鸡头实
味甘平。
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一名雁啄实。生池泽。
《名医》曰:一名芡,生雷泽,八月采。
案《说文》云:芡,鸡头也。《广雅》云:芡,鸡头也,《周礼》,笾人加笾之实芡。郑元云:芡,鸡头也。方言云:芡,鸡头也,北燕谓之,青徐淮泗之间,谓之芡。
南楚江湘之间,谓之鸡头,或谓之雁头,或谓之乌头。《淮南子》说山川云:鸡头已瘘。高诱云:水中芡,幽州谓之雁头。古今注云:叶似荷而大,叶上蹙绉如沸,实有芒刺,其中有米,可以度饥,即今茑子也。
上果,上品五种,旧六种,今以橘柚入木。

白话文翻译

鸡头实
味道甘甜,性平。
主要治疗湿痹,腰脊和膝盖疼痛,补益中气,消除突发疾病,增强精气,增强意志力,使耳朵和眼睛更加灵敏。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不易感到饥饿,延缓衰老,甚至达到神仙的境界。别名叫“雁啄实”。生长在池塘和沼泽地带。

《名医别录》中提到:鸡头实也叫“芡”,生长在雷泽,八月采摘。

根据《说文解字》记载:“芡”就是鸡头。《广雅》也提到:“芡”就是鸡头。《周礼》中提到,笾人(古代负责祭祀的官员)在祭祀时使用的“加笾”中有芡。郑玄(汉代经学家)解释说:“芡”就是鸡头。《方言》中提到:芡,北方燕地称为“芡”,青州、徐州、淮河、泗水之间称为“芡”。南楚、江湘一带称为“鸡头”,也有人叫它“雁头”或“乌头”。《淮南子》中提到山川时说:“鸡头已瘘。”高诱(汉代学者)解释说:水中的芡,幽州一带称为“雁头”。《古今注》中提到:芡的叶子像荷叶但更大,叶子上有皱纹,像沸水一样,果实上有芒刺,里面含有米粒,可以用来充饥,也就是现在的茑子。

在《神农本草经》的上品果部中,原本有六种,现在将橘柚归入木部,剩下五种。


解释

  1. 鸡头实:即芡实,是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属于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
  2. 功效
    • 治疗湿痹、腰脊和膝盖疼痛,说明芡实有祛湿、强筋骨的作用。
    • 补益中气,消除突发疾病,说明芡实有补益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
    • 增强精气,增强意志力,使耳目灵敏,说明芡实有补肾益精、安神益智的作用。
    • 长期服用可以使人身体轻盈、不易饥饿、延缓衰老,甚至达到“神仙”的境界,说明芡实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3. 别名:雁啄实、芡、雁头、乌头等,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
  4. 生长环境:芡实生长在池塘和沼泽地带,成熟于八月。
  5. 形态特征:叶子像荷叶但更大,叶子上有皱纹,果实上有芒刺,内含米粒,可以用来充饥。
  6. 历史记载:芡实在古代被广泛用于祭祀和药用,历代文献对其形态、功效和别名都有详细记载。

总结

芡实是一种具有补益、祛湿、强筋骨、益精延年功效的中药材,在古代被视为上品药材,广泛应用于养生和治疗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