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木部·木兰
味苦寒。
主身大热在皮肤中,去面热,赤疱,酒皶,恶风瘨疾,阴下痒湿,明耳目。一名林兰。生川谷。
《名医》曰:一名杜兰,皮似桂而香,生零陵及太山,十二月采皮,阴干。
案《广雅》云:木栏桂栏也。刘逵注蜀都赋云:木兰,大树也,叶似长生,冬夏荣,常以冬华,其实如小柿,甘美。南人以为梅,其皮可食。颜师古注汉书云:
皮似椒而香,可作面膏药。
白话文翻译:
《神农本草经》上品·木部·木兰
味道:苦,性寒。
主要功效:治疗身体皮肤中的高热,消除面部发热、红色疱疹、酒糟鼻、恶风引起的癫疾,以及阴部湿痒。同时,它还能明目聪耳。
别名:林兰。
生长环境:生长在山川谷地。
《名医》记载:它还有一个名字叫杜兰,树皮类似桂皮,且带有香气。主要生长在零陵和太山地区。采摘时间为十二月,采摘后需阴干保存。
补充说明:
- 《广雅》中提到,木兰也被称为桂栏。
- 刘逵在《蜀都赋》的注释中提到,木兰是一种大树,叶子像长生树的叶子,四季常青,冬季开花,果实像小柿子,味道甘美。南方人将其视为梅子,树皮可以食用。
- 颜师古在《汉书》的注释中提到,木兰的树皮像花椒皮,带有香气,可以用来制作面膏药。
解释:
性味与功效:
- 木兰味苦、性寒,苦寒之性通常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因此,它主要用于治疗皮肤中的高热、面部发热、红色疱疹、酒糟鼻等热性疾病,以及湿邪引起的阴部湿痒。
- 同时,它还有明目聪耳的作用,可能与其清热解毒、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关。
- 木兰味苦、性寒,苦寒之性通常具有清热、解毒、燥湿的功效。因此,它主要用于治疗皮肤中的高热、面部发热、红色疱疹、酒糟鼻等热性疾病,以及湿邪引起的阴部湿痒。
别名与生长环境:
- 木兰的别名“林兰”和“杜兰”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称呼。
- 它主要生长在山川谷地,说明它适应湿润、阴凉的环境。
- 木兰的别名“林兰”和“杜兰”反映了它在不同地区的称呼。
采摘与保存:
- 采摘时间为十二月,阴干保存,这是为了保留其药效,避免因曝晒或潮湿而失效。
- 采摘时间为十二月,阴干保存,这是为了保留其药效,避免因曝晒或潮湿而失效。
补充说明:
- 《广雅》和《蜀都赋》的记载进一步描述了木兰的形态特征和用途,表明它不仅作为药用植物,还被南方人视为食物。
- 颜师古的注释则提到其树皮可以制作面膏药,说明木兰在美容护肤方面也有应用。
- 《广雅》和《蜀都赋》的记载进一步描述了木兰的形态特征和用途,表明它不仅作为药用植物,还被南方人视为食物。
总结:
木兰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燥湿功效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治疗皮肤热症和湿痒问题,同时还能明目聪耳。它生长在山川谷地,树皮带有香气,可食用或制作面膏药,是一种多用途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