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传
斩衰何以服苴?苴,恶貌也,所以首其内而见诸外也。斩衰貌若苴,齐衰貌若枲,大功貌若止,小功、缌麻容貌可也,此哀之发于容体者也。
斩衰之哭,若往而不反;齐衰之哭,若往而反;大功之哭,三曲而偯;小功缌麻,哀容可也。此哀之发于声音者也。
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大功,言而不议;小功缌麻,议而不及乐。此哀之发于言语者也。
斩衰,三日不食;齐衰,二日不食;大功,三不食;小功缌麻,再不食;士与敛焉,则壹不食。故父母之丧,既殡食粥,朝一溢米,莫一溢米;齐衰之丧,疏食水饮,不食菜果;大功之丧,不食酰酱;小功缌麻,不饮醴酒。此哀之发于饮食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疏食水饮,不食菜果;期而小祥,食菜果;又期而大祥,有酰酱;中月而禫,禫而饮醴酒。始饮酒者先饮醴酒。始食肉者先食干肉。
父母之丧,居倚庐,寝苫枕块,不说绖带;齐衰之丧,居垩室,芐翦不纳;大功之丧,寝有席,小功缌麻,床可也。此哀之发于居处者也。
父母之丧,既虞卒哭,柱楣翦屏,芐翦不纳;期而小祥,居垩室,寝有席;又期而大祥,居复寝;中月而禫,禫而床。
斩衰三升,齐衰四升、五升、六升,大功七升、八升、九升,小功十升、十一升、十二升,缌麻十五升去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此哀之发于衣服者也。
斩衰三升,既虞卒哭,受以成布六升、冠七升;为母疏衰四升,受以成布七升、冠八升。去麻服葛,葛带三重。期而小祥,练冠縓缘,要绖不除,男子除乎首,妇人除乎带。男子何为除乎首也?妇人何为除乎带也?男子重首,妇人重带。除服者先重者,易服者易轻者。又期而大祥,素缟麻衣。中月而禫,禫而纤,无所不佩。
易服者何?为易轻者也。斩衰之丧,既虞卒哭,遭齐衰之丧,轻者包,重者特。既练,遭大功之丧,麻葛重。齐衰之丧,既虞卒哭,遭大功之丧,麻葛兼服之。斩衰之葛,与齐衰之麻同;齐衰之葛,与大功之麻同;大功之葛,与小功之麻同;小功之葛,与缌之麻同,麻同则兼服之。兼服之服重者,则易轻者也。
解释
白话文翻译及解释:
斩衰(最重的丧服)为什么要用苴麻制作?苴麻是粗糙的材质,象征着内心的悲痛通过外表表现出来。斩衰的容貌要像苴麻一样憔悴,齐衰(次重的丧服)的容貌要像枲麻一样,大功(较轻的丧服)的容貌要显得平静,小功和缌麻(最轻的丧服)的容貌可以保持平常。这些都是哀伤在容貌和体态上的表现。
斩衰的哭泣,像是哭出去后无法收回;齐衰的哭泣,像是哭出去后还能收回;大功的哭泣,是三次曲折的哀叹;小功和缌麻的哭泣,只需表现出哀伤即可。这些都是哀伤在声音上的表现。
斩衰时,只应答而不主动说话;齐衰时,可以应答但不主动说话;大功时,可以说话但不议论;小功和缌麻时,可以议论但不涉及欢乐的话题。这些都是哀伤在言语上的表现。
斩衰时,三天不进食;齐衰时,两天不进食;大功时,三天不进食;小功和缌麻时,两天不进食;如果士参与敛葬,则一天不进食。父母去世后,殡葬后开始吃粥,早上吃一溢米,晚上吃一溢米;齐衰的丧事,吃粗食喝水,不吃蔬菜水果;大功的丧事,不吃酸酱;小功和缌麻的丧事,不喝甜酒。这些都是哀伤在饮食上的表现。
父母去世后,虞祭和卒哭后,吃粗食喝水,不吃蔬菜水果;一年后的小祥祭,可以吃蔬菜水果;两年后的大祥祭,可以吃酸酱;中月后的禫祭,可以喝甜酒。开始喝酒的人先喝甜酒,开始吃肉的人先吃干肉。
父母去世后,住在倚庐中,睡在草席上,枕着土块,不脱去丧服;齐衰的丧事,住在垩室中,草席剪裁但不缝边;大功的丧事,可以睡在席子上;小功和缌麻的丧事,可以睡在床上。这些都是哀伤在居处上的表现。
父母去世后,虞祭和卒哭后,柱楣剪屏,草席剪裁但不缝边;一年后的小祥祭,住在垩室中,可以睡在席子上;两年后的大祥祭,可以回到正常卧室;中月后的禫祭,可以睡在床上。
斩衰用三升布,齐衰用四升、五升、六升布,大功用七升、八升、九升布,小功用十升、十一升、十二升布,缌麻用十五升布的一半,有纹路的线、无纹路的布叫缌。这些都是哀伤在衣服上的表现。
斩衰用三升布,虞祭和卒哭后,换成六升布、冠用七升布;为母亲服丧用四升布,虞祭和卒哭后,换成七升布、冠用八升布。去掉麻服换成葛服,葛带三重。一年后的小祥祭,戴练冠,縓缘,腰带不除,男子除去头上的丧服,妇人除去腰上的丧服。男子为什么除去头上的丧服?妇人为什么除去腰上的丧服?男子重视头部,妇人重视腰带。除去丧服时先除去重的,换丧服时换轻的。两年后的大祥祭,穿素缟麻衣。中月后的禫祭,禫祭后穿纤衣,什么都可以佩戴。
换丧服是什么意思?是换轻的丧服。斩衰的丧事,虞祭和卒哭后,遇到齐衰的丧事,轻的丧服包在重的丧服外,重的丧服单独穿。小祥祭后,遇到大功的丧事,麻葛重服。齐衰的丧事,虞祭和卒哭后,遇到大功的丧事,麻葛兼服。斩衰的葛服,与齐衰的麻服相同;齐衰的葛服,与大功的麻服相同;大功的葛服,与小功的麻服相同;小功的葛服,与缌的麻服相同,麻服相同则兼服。兼服时,服重的换轻的。
解释: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古代丧礼中不同等级的丧服、饮食、居处、言语、容貌等方面的规定。斩衰是最重的丧服,适用于父母去世,表达最深切的哀痛;齐衰次之,适用于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大功、小功、缌麻则依次减轻,适用于更远的亲属或较轻的丧事。不同等级的丧事对应不同的行为规范,如哭泣的方式、言语的节制、饮食的简朴、居处的简陋等,都是通过外在的表现来体现内心的哀伤。这些规定体现了古代社会对丧礼的重视,以及对孝道和礼仪的严格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