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衣
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
短毋见肤,长毋被土。续衽,钩边。要缝半下;袼之高下,可以运肘;袂之长短,反诎之及肘。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制:十有二幅以应十有二月。
袂圜以应规;曲袷如矩以应方;负绳及踝以应直;下齐如权衡以应平。故规者,行举手以为容;负绳抱方者,以直其政,方其义也。故《易》曰:坤,“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下齐如权衡者,以安志而平心也。五法已施,故圣人服之。故规矩取其无私,绳取其直,权衡取其平,故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缋;具父母,衣纯以青。如孤子,衣纯以素。纯袂、缘、纯边,广各寸半。
解释
深衣是古代的一种服饰,有一定的制作规范,以符合规、矩、绳、权、衡的象征意义。衣服的长度要适中,既不能太短以至于露出皮肤,也不能太长以至于拖地。衣襟要续接,边缘要钩边。腰部的缝线要在下半部分;袖子的高度要合适,以便于活动肘部;袖子的长度要适中,反折后能到达肘部。腰带的位置要适中,既不能太低压迫大腿,也不能太高压迫肋骨,应当在没有骨头的部位。衣服的制作要用十二幅布,象征一年中的十二个月。
袖子的形状要圆,象征规;衣领要弯曲如矩,象征方;衣背的线条要直,象征绳;下摆要平齐,象征权衡。因此,规象征行为举止的得体;负绳抱方象征政令的公正和道义的方正。正如《易经》所说,坤卦的“六二之动,直以方”即指此。下摆如权衡,象征心态的平和与安定。这五种法则都体现在深衣中,所以圣人穿着它。规矩象征无私,绳象征正直,权衡象征公平,因此古代君王重视它。深衣既适合文事,也适合武事,既可用于礼仪,也可用于军旅,既完备又不浪费,是仅次于善衣的好服饰。
如果父母和祖父母都在世,衣服的边缘要用彩绘装饰;如果只有父母在世,衣服的边缘要用青色装饰。如果是孤儿,衣服的边缘要用素色装饰。袖子、边缘和衣边的装饰宽度各为一寸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