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饮酒义
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致尊让也。盥洗扬觯,所以致洁也。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辨矣;不斗辨则无暴乱之祸矣,斯君子之所以免于人祸也,故圣人制之以道。
乡人、士、君子,尊于房户之间,宾主共之也。尊有玄酒,贵其质也。羞出自东房,主人共之也。洗当东荣,主人之所以自洁,而以事宾也。
宾主象天地也;介僎象阴阳也;三宾象三光也;让之三也,象月之三日而成魄也;四面之坐,象四时也。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而盛于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而盛于东南,此天地之盛德气也,此天地之仁气也。主人者尊宾,故坐宾于西北,而坐介于西南以辅宾,宾者接人以义者也,故坐于西北。主人者,接人以德厚者也,故坐于东南。而坐僎于东北,以辅主人也。仁义接,宾主有事,俎豆有数曰圣,圣立而将之以敬曰礼,礼以体长幼曰德。德也者,得于身也。故曰:古之学术道者,将以得身也。是故圣人务焉。
祭荐,祭酒,敬礼也。哜肺,尝礼也。啐酒,成礼也。于席末,言是席之正,非专为饮食也,为行礼也,此所以贵礼而贱财也。卒觯,致实于西阶上,言是席之上,非专为饮食也,此先礼而后财之义也。先礼而后财,则民作敬让而不争矣。
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以听政役,所以明尊长也。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民知尊长养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养老,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君子之所谓孝者,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合诸乡射,教之乡饮酒之礼,而孝弟之行立矣。
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主人亲速宾及介,而众宾自从之。至于门外,主人拜宾及介,而众宾自入;贵贱之义别矣。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及介省矣。至于众宾升受,坐祭,立饮。不酢而降;隆杀之义别矣。
主人酬介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一人扬觯,乃立司正焉,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
宾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以齿,终于沃洗者焉。知其能弟长而无遗矣。
降,说屦升坐,修爵无数。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节文终遂焉。知其能安燕而不乱也。
贵贱明,隆杀辨,和乐而不流,弟长而无遗,安燕而不乱,此五行者,足以正身安国矣。彼国安而天下安。故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乡饮酒之义:立宾以象天,立主以象地,设介僎以象日月,立三宾以象三光。古之制礼也,经之以天地,纪之以日月,参之以三光,政教之本也。
亨狗于东方,祖阳气之发于东方也。洗之在阼,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尊有玄酒,教民不忘本也。
宾必南乡。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圣也。南方者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西方者秋,秋之为言愁也,愁之以时察,守义者也。北方者冬,冬之言中也,中者藏也。是以天子之立也,左圣乡仁,右义偝藏也。介必东乡,介宾主也。主人必居东方,东方者春,春之为言蠢也,产万物者也;主人者造之,产万物者也。月者三日则成魄,三月则成时,是以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三宾者,政教之本,礼之大参也。

解释

乡饮酒礼的意义在于通过一系列仪式表达对宾客的尊重和礼让。主人要在庠门外迎接宾客,进入后三次作揖,三次谦让,然后登上台阶,以此体现尊让的精神。盥洗和举杯的仪式则表达洁净的追求。主人通过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等礼节,表达对宾客的敬意。尊让、洁净、恭敬,是君子交往的原则。君子尊让就不会争斗,洁净恭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不争斗,就能远离纷争;远离纷争就能避免暴乱的祸患,这是君子避免人祸的原因,所以圣人以此制定礼仪。

乡人、士、君子在房户之间设酒尊,宾主共同使用。酒尊中有玄酒,象征质朴。食物从东房端出,主人与宾客共享。盥洗处设在东荣,主人以此自洁,并以洁净之礼侍奉宾客。

宾主象征天地,介僎象征阴阳,三宾象征日月星三光,三次谦让象征月亮三日后形成的光辉,四面坐席象征四季。

天地严凝之气始于西南,盛于西北,这是天地的尊严之气,也是天地的义气。天地温厚之气始于东北,盛于东南,这是天地的盛德之气,也是天地的仁气。主人尊重宾客,所以将宾客安排在西北,介安排在西南以辅助宾客。宾客以义接人,所以坐在西北。主人以德厚接人,所以坐在东南。僎安排在东北,以辅助主人。仁义相接,宾主各有职责,俎豆有数称为圣,圣立而敬称为礼,礼以体现长幼之序称为德。德是得于自身,所以古人学习道术,是为了修身。因此圣人重视这一点。

祭荐、祭酒是敬礼,哜肺是尝礼,啐酒是成礼。在席末,表明此席并非专为饮食,而是为了行礼,这是贵礼贱财的体现。喝完酒,将酒具放在西阶上,表明此席并非专为饮食,而是先礼后财的体现。先礼后财,民众就会敬让而不争斗。

乡饮酒礼中,六十岁的人坐,五十岁的人站立侍候,以听政役,表明尊长。六十岁的人用三豆,七十岁的人用四豆,八十岁的人用五豆,九十岁的人用六豆,表明养老。民众懂得尊长养老,然后才能入孝悌。民众入孝悌,出则尊长养老,然后形成教化,教化形成后国家才能安定。君子所谓的孝,并非每日在家见到父母,而是通过乡射和乡饮酒礼,使孝悌的行为得以确立。

孔子说:“我观察乡饮酒礼,就知道王道的实现并不难。”

主人亲自迎接宾客和介,众宾随后。到门外,主人拜宾客和介,众宾自行进入,体现了贵贱的区别。三次作揖到台阶,三次谦让后宾客登阶,拜至、献酒、酬酒、辞让的礼节繁复。到介时礼节简化。到众宾登阶受酒,坐祭,立饮,不回敬酒就下阶,体现了隆杀的区别。

主人酬介,乐工进入,歌唱三曲,主人献酒;笙吹三曲,主人献酒;间歌三曲,合乐三曲,乐工宣告乐备,然后退出。一人举杯,设立司正,表明和乐而不放纵。

宾客酬主人,主人酬介,介酬众宾,少长按年龄顺序,直到沃洗者,表明弟长而无遗漏。

下阶,脱鞋登坐,饮酒无数。饮酒的节制,早晨不废朝事,傍晚不废夕事。宾客离开,主人拜送,礼节完成,表明安燕而不乱。

贵贱分明,隆杀有别,和乐而不放纵,弟长而无遗漏,安燕而不乱,这五者足以正身安国。国家安定,天下也就安定。所以说:“我观察乡饮酒礼,就知道王道的实现并不难。”

乡饮酒礼的意义:设立宾客象征天,设立主人象征地,设立介僎象征日月,设立三宾象征三光。古代制定礼仪,以天地为经,以日月为纪,以三光为参,这是政教之本。

在东方烹狗,象征阳气从东方生发。盥洗处在阼阶,水在洗东,象征天地之左海。酒尊中有玄酒,教导民众不忘本。

宾客必须面向南方。东方象征春,春意味着萌动,产生万物的是圣。南方象征夏,夏意味着假借,养育、生长、假借,是仁。西方象征秋,秋意味着愁,按时察愁,是守义。北方象征冬,冬意味着中,中意味着藏。所以天子立位,左圣向仁,右义背藏。介必须面向东方,介辅助宾主。主人必须居东方,东方象征春,春意味着萌动,产生万物;主人是造物者,产生万物。月亮三日后形成光辉,三月后形成时令,所以礼有三让,建国必立三卿。三宾是政教之本,礼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