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部·蚱蝉
释名调、齐女。
气味咸、甘、寒、无毒。
主治百日发惊。用蚱蝉(去翅足,炙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用秋蝉一个、地肤子(炒)八分、麝香少许,共研为末,酒送服二钱。头负疼痛。用蚱蝉二入,生研,加乳香、朱砂各半分,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用一丸,随头风所在的一侧纳入鼻中,以出黄水为有效。
解释
蚱蝉是一种昆虫,中医认为它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味道是咸和甘的,性质偏寒,没有毒性。在中医中,蚱蝉可以用来治疗一些特定的病症。
百日发惊:这是指一种长时间的惊厥或抽搐症状。治疗方法是取蚱蝉(去掉翅膀和脚,烤过)三分、赤芍药三分、黄芩二分,加水煎煮成一碗药汤,温服。
破伤风病(角弓反张):破伤风是一种严重的感染,会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特别是背部肌肉的强直,称为“角弓反张”。治疗方法是取一个秋蝉、炒过的地肤子八分、少许麝香,一起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二钱。
头负疼痛:这是指头部一侧的疼痛,类似于偏头痛。治疗方法是取两只蚱蝉,生研成粉末,加入乳香和朱砂各半分,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子。每次用一丸,放在疼痛一侧的鼻孔中,直到流出黄水,表示有效。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和实践,使用蚱蝉和其他药材来调理和治疗特定的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