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黄岑
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随季节而不同。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一天服三次。一月后病愈。久服使人健壮。胸部积热。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此方名“三补丸”。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肝热生翳。用黄芩一两、淡豉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以熟猪肝裹着吃,温汤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酒、面。吐血、鼻血、下血。黄芩一两,研末,每取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六成,和渣一起温服。血淋热痛。用黄芩一两,水煎,热服。妇女绝经期的年龄已过,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用黄芩心二两,浸淘米水中七天,取出炙干再浸,如此七次,研细,加醋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服,温酒送下。一天服二次。安胎清热。用芩、白术,等分为末,调米汤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开水磅下。药中加神曲亦可。产后血渴,饮水不止。用黄芩、麦门冬,等分为末,水煎,温服。
附方黄芩的主要功用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安胎。本品“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解释
黄芩是一种中药材,主要来源于它的根部。它有多个别名,如腐肠、空肠等。黄芩的味道苦,性质平和,没有毒性,但有些人认为它性质偏寒。
黄芩的主要功效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还能帮助安胎。它被广泛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比如:
- 男性健康:可以治疗男性的五劳七伤(指身体虚弱、劳损等),以及消渴症(类似于糖尿病),帮助恢复肌肉。
- 女性健康:可以治疗女性的带下病(白带异常)和手足寒热(手脚发冷或发热)。
- 季节用药:根据不同的季节,黄芩的用量会有所调整,通常与其他药物搭配使用,制成丸剂服用。
- 清热解毒:黄芩可以用于治疗胸部积热、皮肤发热、骨蒸(类似于结核病)和咳嗽等热性疾病。
- 眼部问题:黄芩可以治疗肝热引起的眼翳(眼睛模糊或有白膜)。
- 止血:黄芩可以用于治疗吐血、鼻血、便血等出血症状。
- 女性月经问题:对于绝经期后仍有月经或月经过多的女性,黄芩也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 安胎:黄芩与白术搭配,可以帮助孕妇安胎,清热。
- 产后问题:产后口渴、饮水不止的情况,黄芩与麦门冬搭配使用,可以缓解症状。
黄芩的配伍也很重要,它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可以增强疗效。比如:
- 与酒一起使用,可以增强药效上行。
- 与猪胆汁一起使用,可以清除肝胆火。
- 与柴胡一起使用,可以退寒热。
- 与芍药一起使用,可以治疗腹泻。
- 与桑白皮一起使用,可以泻肺火。
- 与白术一起使用,可以安胎。
总的来说,黄芩是一种多用途的中药材,主要用于清热、解毒、止血和调理女性健康。使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症状和季节调整用量,并与其他药材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