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野菊
释名苦薏。
气味(根、叶、茎、花)苦、辛、温、有小毒。
主治无名肿毒。用野菊花连茎捣烂,酒煎,乘热服,让汗发出;另以药渣敷患处。又方:野菊花茎叶、苍耳草各一把,共捣烂,加入酒一碗,绞取汁取;仍以药渣敷患处。要出汗才好。又方:夏日采苍耳叶,秋日采野菊花,共研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天泡湿疮。用野菊花根、枣木,共煎汤洗患处。瘰疬末破。用野菊花根捣烂,煎酒内服;以药渣敷患处。

解释

野菊是一种植物,它的根、叶、茎和花都有苦味和辛味,性质偏温,但含有少量毒素。在中医中,野菊主要用于治疗以下几种情况:

  1. 无名肿毒:这是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肿胀或感染。治疗方法是将野菊的茎和花一起捣碎,用酒煎煮后趁热服用,帮助身体发汗。同时,将煎煮后的药渣敷在患处。

  2. 天泡湿疮:这是一种皮肤上的水泡或湿疮。治疗方法是使用野菊的根和枣木一起煎煮成汤,用来清洗患处。

  3. 瘰疬未破:这是指淋巴结肿大但还未破裂的情况。治疗方法是捣碎野菊的根,煎煮后加入酒内服,同时将药渣敷在患处。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治疗方法,比如将野菊的茎叶和苍耳草一起捣碎,加入酒中绞取汁液服用,并用药渣敷患处;或者在夏天采集苍耳叶,秋天采集野菊花,研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钱(约9克),用酒送服。

这些方法都强调通过内服和外敷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身体排毒和消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