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部·牡丹
释名鼠姑、鹿韭、百两金、木芍药、花王。
气味(根皮)辛、寒、无毒。
主治疝气(觉气胀不能动)。用牡丹皮、防风,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送下。妇女恶血(血往上冲,脸红易怒)。用牡丹皮半两、干漆(烧至烟尽)半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服下。伤损瘀血。用牡丹皮二两、虻虫二十一个(熬过),同捣碎。每天早晨服一匙,温酒送下。刀伤后内出血。用牡丹皮研细,水冲服少许。瘀血自尿中排出。下部生疮(已破口)。取牡丹末一匙煎服。一天三次。
附方牡丹的功用。在于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能治心、肾、肝等经的伏火(阴火,相火)。治伏火,许多人多用黄蘖;其实,牡丹更胜于黄蘖。李时珍指出:牡丹只取红、白两色的单瓣者入药,其他品种皆人工培育而成“气味不纯,不可用”红花者偏于利,白花者偏于补。

解释

牡丹是一种植物,它的根皮有药用价值。牡丹的根皮味道辛辣,性质偏寒,但没有毒性。它主要用于治疗一些与血液循环和气血不调相关的疾病。

例如,如果你感到腹部胀气,可以用牡丹皮和防风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两钱,用酒送服。对于女性因血液循环问题导致的脸红易怒,可以用牡丹皮和干漆各半两,加水煎煮后服用。如果身体有瘀血或受伤后内出血,可以用牡丹皮和虻虫一起捣碎,每天早晨服用一匙,用温酒送服。牡丹皮还可以研磨成细粉,用水冲服,帮助排出体内的瘀血。如果身体下部有疮口,可以用牡丹末煎服,一天三次。

牡丹的主要作用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以治疗心脏、肾脏、肝脏等器官的“伏火”(一种中医概念,类似于内在的热邪)。虽然很多人用黄蘖来治疗这种症状,但牡丹的效果更好。需要注意的是,药用牡丹通常选择红色或白色的单瓣品种,其他品种因为经过人工培育,药效不纯,不适合药用。红色的牡丹花偏向于利湿,白色的牡丹花偏向于滋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