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部·鹜
释名名鸭、舒凫、家凫、末匹。
气味鹜肪(即鸭油,炼过再用):甘、大寒、无毒。肉:甘、冷、微毒。
主治鹜肪:气虚、寒热、水肿。瘰疬出水,可用鸭油调半夏末敷涂。肉:久虚发热,吐痰咳血。用黑嘴白鸭一只,取血。加温酒饮适量。另将此鸭 去毛,破腹 去肠,拭净,放入大枣肉二升,参苓平胃散一升,扎定,半装沙锅中以炭火慢煨。取陈酒一瓶,分三次倒入锅内。待酒干后,食鸭及枣。此主名“白凤膏”,常吃,病好渐愈。大腹不病(小便短少)。用青头雄鸭煮汁饮,厚盖被,令汗出。又方:用白鸭一只,治净,以豉半升,同姜、椒放鸭腹中,缝定后蒸熟吃下。头煮服,治水肿通利小便。

解释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鸭子的不同部位及其在中医中的应用。

  1. 鸭油(鹜肪)

    • 气味:甘甜,性大寒,无毒。
    • 主治:用于治疗气虚、寒热、水肿等症状。如果出现瘰疬(一种淋巴结疾病)并伴有液体渗出,可以用鸭油调和半夏粉末外敷。
  2. 鸭肉

    • 气味:甘甜,性冷,有轻微毒性。
    • 主治:用于治疗长期虚弱引起的发热、吐痰、咳血等症状。具体方法是用一只黑嘴白鸭,取鸭血加温酒适量饮用。然后将鸭去毛、剖腹、去肠,清洗干净,放入两升大枣肉和一升参苓平胃散,扎紧后放入沙锅中用炭火慢炖。炖煮过程中分三次倒入一瓶陈酒,待酒干后食用鸭肉和枣。这道菜名为“白凤膏”,常吃有助于病情逐渐好转。
  3. 其他应用

    • 大腹不病(小便短少):用青头雄鸭煮汤饮用,饮用后盖厚被子发汗。
    • 另一种方法:用一只白鸭,清洗干净后,将半升豆豉、姜和花椒放入鸭腹中,缝好后蒸熟食用。
    • 鸭头:煮汤服用,有助于治疗水肿,促进小便通畅。

这些方法都是中医中利用鸭子的不同部位来治疗各种疾病的方式,强调了鸭子在中医中的药用价值。